建筑应用植物造景的一般方法(六)
本文源自:互联网
第五章师法自然植物造景
第一节、自然群落的组成
我国自然环境复杂多样,植物种类丰富多彩。在自然界,任何植物种都不是单独地生活,总有许多其他种的植物和它生活在一起。这些生长在一起的植物种,占据了一定的空间和面积,按照自己的规律生长发育、演变更新,并同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称为植物群落。按其形成可分自然群落及栽培群落。自然群落是在长期的历史发育过程中,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及生境条件下自然形成的群落。各自然群落都有自己独特的种类、外貌、层次,结构。如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群落,在其最小面积中往往有数百种植物,群落结构复杂,常有6-7层层次,林内大、小藤本植物、附生植物丰富;而东北红松林群落的最小、面积中仅有40种左右植物,群落结构简单,常具2-3层层次。总之,环境越优越,群落中植物种类就越多,群落结构也越复杂。
栽培群落是按人类需要,把同种或不同种的植物配植在一起形成的。是眼从于人们从生产、观赏、改善环境条件等需要而组成的。如果园、苗圃、行道树、林荫道、林带、树丛,树群等。植物造景中栽培群落的设计,必须遵循自然群落的发展规律,并从丰富多彩的自然群落组成、结构中借鉴,始能在科学性、艺术性上获得成功。切忌单纯追求艺术效果及刻板的人为要求,不顾植物的习牲要求,硬凑成一个违反植物自然生长发育规律的群落,其后果是没有不失败的。
一、自然群落的组成成分群落是由不同植物种类组成,这是群落最重要的特征,是决定群落外貌及结构的基础条件。因此首先要查明群落内每种植物的名称。各个种在数量上是不等同的,通常称数量最多,占据群落面积最大的植物种,叫‘优势种’。‘优势种’最能影响群落的发育和外貌特点。如云杉、冷杉或水杉群落的外轮廓的线条是尖峭答立;高山的堰柏群落则建一片贴伏地面,宛若波涛起伏的外貌。
二、自然群落的外貌群落的外貌除了优势种外,还决定于植物种类的生活型、高度及季相。
(一)生活型是长期适应生活环境而形成独特的外部形态、内部结构和生态习性。因此,生活型也可认为是植物对环境的适应型。同一科的植物可以有不同的生活型。如蔷薇科的枇杷、樱桃、杏呈乔木状;毛樱桃、榆叶梅、绣线菊呈灌木状;木香、花腹藤,太平莓(Rubuspacificus)呈藤本状;龙芽草(Agrlmonia pilosa var.japonlca)、心叶地榆(Sanguisorba officinallis var. cordifolia)为草本。反之,亲缘关系很远,不同科的植物可以表现为相同的生活型。如旱生环境下形成的多浆植物,除主要为仙人掌科植物外,还有大戟科的霸王鞭,菊科的仙人笔,番杏科的松叶菊,萝摩科的犀角,葡萄科的青紫葛,百合科的芦荟、沙鱼掌、十二卷、以及景天科、龙舌兰科、马齿笕科等植物种类。只有极少数的科,如睡莲科,其不同的种具有大致相同的生活型。如莼菜、芡实、莲、睡莲及萍蓬草等。
(二)群落的高度群落的高度也直接影响外貌。群落中最高一群植物的高度,也就是群落的高度。群落的高度首先与自然环境中海拔高度、温度及湿度有关。一般说来,在植物生长季节中温暖多湿的地区,群落的高度就大;在植物生长季节中气候寒冷或干燥的地区,群落的高度就小。如热带雨林的高度多在25-35m,最高可达45m;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高度在15-25m,最高可达30m.山顶矮林的一般高度在5-10m,甚至只有2-3m.
(三)群落的季相群落的季相在色彩上最能影响外貌,而优势种的物候变化又最能影响群落的季相变化,峻峭的黄山,5、6月相当于山下春季,鲜花盛开。在各不同的群落中可常见花团锦簇,粉红色黄山杜鹃、黄山蔷薇;枝头挂满水红色下垂似灯笼的吊钟花;岩壁上成片鲜红的独蒜兰,以及万绿丛中一片片白色的四照花,绚丽的色彩更增添了黄山春季的明媚。夏季的群落一片绿色,由于树种不同,叶片的绿色度是不同的,有嫩绿、浅绿、深绿、墨绿等。秋季的红叶如火如茶。红色调的秋叶有枫香、垂丝卫矛、爬山虎、樱、野漆、野葡萄、青柞槭、荚迷等;紫红色调的有白乳木、五裂槭、四照花、络石、夭目琼花、水马桑等;黄色调的有棣棠、紫荆叶甘僵、蜡瓣花、秦氏莓、紫孽等。群落中累累红果更增添了秋色的魅力,如尾尖冬青、黄山花揪、中华石桶、野鸦椿、垂丝卫矛、安徽小劈、四照花、红豆杉、黄山蔷薇、天南星等,秋季群落中色彩鲜艳的开花地被植物同样装点着迷人的秋景。如蓝色的黄山乌头、杏叶桔梗、野韭菜;黄色的小连翘。月见草、野黄菊、蒲儿根,桃叶菊、苦卖;粉红色的秋牡丹、瞿麦,马先蒿;紫色的紫香需;白色的山白菊、鼠曲草、漳耳菜等。
三、自然群落的结构
(一)群落的多度与密度多度是指每个种在群落中出现的个体数目。多度最大的植物种就是群落的优势种。密度是指群落内植物个体的疏密度。密度直接影响群落内的光照强度,这对该群落的植物种类组成及相对稳定有极大的关系。总的来说,环境条件优越的热带多雨地区,群落结构复杂,密度大。反之,则简单和密度小。
(二)群落的垂直结构与分层现象各地区各种不同的植物群落常有不同的垂直结构层吹,这种层次的形成是依植物种的高矮及不同的生态要求形成的。除了地上部的分层现象外,在地下部各种植物的根系分布深度也是有着分层现象的。通常群落的多层结构可分三个基本层: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及地被层。荒漠地区的植物常只有一层;热带雨林的层次可达6-7层以上。在乔木层中常可分为2-3个亚层,枝桠上常有附生植物,树冠上常攀援着木质藤本,在下层乔木上常见耐阴的附生植物和藤本;灌木层一般由灌木、藤灌、藤本及乔木的幼树组成,有时有成片占优势的竹类;草本及地被层有草本植物,巨叶型草本植物、蕨类以及一些乔木、灌木、藤本的幼苗。此外,还有一些寄生植物、腐生植物在群落中没有固定的层次位置,不构成单独的层次,所以称它为层外植物。
第二节、自然群落内各种植物的种间关系
自然群落内各种植物之间的关系是极其复杂和矛盾的,其中有竞争,也有互助。
一、寄生关系菟丝子属(Ciiscuta)是依赖性最强的寄生植物,常寄生在豆科、唇形科,甚至单子叶植物上。我们常可以在绿篱、绿墙。农作物、孤立树上见到它,它们的叶已退化,不能制造养料,是靠消耗寄主体内的组织而生活的。还有一种半寄生植物,它们用构造特殊的垠伸入寄主体内吸取养料,另一方面又有绿色器官,可以自己制造养料,如桑寄生属(Loranthus)、寄主(Viscumalbuni)。僵沓科的寄生藤(Henslowia frutescens)。远志科的莎萝莽属(Eplrrhizanthes)。玄参科的地脚金(Striga asiatica),樟科的无根藤(Cassytha filiFORM1is)等。
二、附生关系常以他种植物为栖届地,但并不吸取其组织部分为食料,最多从他们死亡部分上取得养分而已。在寒冷的温带植物群落中,苔蓟、地衣常附生在树干、枝哑上;在亚热带,尤其是热带雨林的植物群落中,附主植物有很多种类。截类植物中常见的有肾截、宕姜蕨、鸟巢蕨、星蕨、抱石莲、石韦等,天南昌科的龟背竹、麒麟尾,蜈蚣藤等,还有诸多的如兰科、萝摩科等植物。这些附生植物往往有特殊的根皮组织,便于吸水的气根,或在叶片及枝干上有储水组织,或叶簇集成鸟巢状以收集水分、腐叶士和有巩质,这种附生景观如加以模拟应用在植物造景中,不但增加了单位面积中绿叶的数量,增大了改善环境的生态效益,还能配植出多种多样美丽的植物景观,既适合热带和亚热带南部、中部地区室外植物造景,也可应用于寒冷地区高温展览温室内的植物造景。
三、共生关系蜜环菌常作为天麻营养物质的来源而共生;地衣就是真菌从藻类身上获得养料的共生体。根据菌根菌与植根、共生关系,已知松、云杉、落叶松、砾、栗、水青冈,桦木、鹅耳枥、榛子等均有外生菌根;兰科植物、柏、雪松、红豆杉、核桃、白蜡、杨、楸、杜鹃、槭、桑、葡萄、李、柑桔、茶、咖啡、橡胶等均有内生菌根;松、云杉、落叶松、栋等有内、外生菌根,这些菌根有的可固氮,为植物吸收和传递营养物质,有的能使树木适应贫瘠不良的土壤条件。大部分菌根有酸溶、酶解能力,依靠它们增大吸收表面,可以从沼泽、泥炭、粗腐殖质,木素蛋白质,以及长石类、磷灰石或石灰岩中,为树木提供氮、磷、钾、钙等营养。作者于1978年在广西龙川大青山中见到苏铁在野外直接长在石灰岩上,说明苏铁根部共生的藻类确实能分解石灰岩,使之释放出苏铁生长所需的养分。1976年在海南尖峰岭见到春兰直接长在伐倒木新鲜的断面上,毫无一点土壤或腐叶土的痕迹。春兰的根部扎在木内,说明兰科植物确实可依赖着内生菌根分解木质素摄取一定的营养。植物与菌根共生关系的深入研究将大大有利于植物造景。
四、生理关系
群落中同种或不同种的根系常有连生观象。砍伐后的活树桩就是例证。这些活树桩通过连生的根从相邻的树木取得有机物质。连生的根系不但能增强树木的抗风性,还能发挥根系庞大的吸收作用。前苏联地植物学家尤诺维多夫指出欧洲云杉、欧洲松、西柏利亚松、落叶松、香杨、疣桦、尖叶槭、涔叶槭、麻栎、榆树、西伯利亚山丁子、山杨。常春藤等的根系都有连生观象。园林中也不乏模拟树木地上部分合生在一起的偶然现象或借此现象巧立名目来作为景点。如鼎湖山龙眼和木棉合抱生长,北京天坛公园槐柏合抱生长等等。
五、生物化学关系
黑胡桃地下不生长草本植物,因为其根系分泌胡姚酮,使草本植物严重中毒;灌木鼠尾草(Salvia leucophylla)下以及其叶层范围外1-2m处不长草本植物,甚至6-10m内草本植物牛长都受到抑制,这是因为鼠尾草叶中能散发大量桉树脑。樟脑等粘烯类物质,它们能透过角质层,进入植物种子和幼苗,对附近一年生植物的发芽和生长产生毒害;赤松林下桔梗、苍术,莸、结缕草生长良好,而牛膝、东风菜、灰蘸、苋菜生长不好。可见在植物造景配植植物种类时也必须考虑到这-因素。
六、机械关系
在自然植物群落内植物种类多,一些对环境因子要求相同的植物种类,就表现出相互剧烈的竞争;一些对环境因子要求不同的植物种类,不但竞争少,有时还呈现互惠,例如松林下的苔藓层保护土壤不致干化,有利于松树生长,反过来松树的树荫也有利于苔藓的生长。而机械关系主要是植物相互间剧烈竞争的关系,尤其以热带雨林中缠绕藤本与绞杀植物与乔木间的关系最为突出。如油麻藤(Mucuna cochinchinensis)、绞藤(Parabarium micranthhum)、榕属及鹅掌柴属的一些种类常与其他乔木树种之间产生着你死我活的剧烈斗争。这些木质缠绕藤本幼年时期,当它遇到了粗度适度的幼树时,就松弛地缠绕在其树干上,借以支柱向上生长,这时矛盾不显著,随着幼树树干不断增粗,就受到了藤本缠绕的压迫,妨碍着幼树增粗生长,幼树的形成层开始产生肿瘤组织,向藤本进行强烈的反包围,矛盾开始剧烈起来。随着肿瘤组织活跃生长,畸形怪状,将藤本的缠绕部分反包围在内,相互间压力达到顶点。其结果,或是树干被压迫而死;或是藤茎被压迫而死;也有可能两者在剧烈竞争的情况下转化为连生现象,使局部矛盾得到统一,共同生存下去;还有藤本和支柱木在支结点以上均死去,在支结点以下都又萌发新枝条,解除了原有的矛盾,重新开始幼树、幼藤生长发育过程。
号称绞杀植物的榕属植物,在雨林中常见的有小叶榕,高山榕(Ficus acutissima)、钝叶榕(Ficus obtusifolia)、垂叶榕(Ficus benjamina)。鸟喜食其果实,种子随鸟粪散布到大树顶部枝桠上,种子发芽后就附生在大树上,附生的熔树幼苗迅速生长出气根和附生根。气根悬空吊挂,入土后即转化为茎干。因此,原来附生在其他大树上的网状根系变成了网状茎干。随着茎干的增粗、愈合、使许多细小的网眼愈合成整块粗厚的网壁,加强了对大树的包围压箍,使之失去增粗生长的可能,终于被绞杀致死。在大树枯死腐烂后,榕树的网状树干成为独立生长的筒状树干,完全成为-株新的巨大的乔木,再经过大量的愈合组织后,成为更接近正常树干的外部形态,但树干内部却是空心的。
第三节、广州园林植物造景特色
广州位于北纬23度6分,东经113度18分,处于亚热带南缘。一月份平均气温13. 2℃,8月份平均气温28.7℃,绝对最低0℃,高38℃。雨量1638mm.而距广州槿86公里处,位于北回归线上的鼎湖山(北纬23度10分,东经112度24分)接近热带北缘,山上植被丰富,自然群落类型很多,是广州园林植物造景取材的重要源泉及样板。
一、鼎湖山的自然群落类型及其丰富的植物资源
鼎湖山主要为常绿阔叶林及季雨林,在海拔50-200m的沟谷中被划为谷沟雨林,其雨林特征虽不及海南岛尖峰岭及西双版纳雨林那么明显,但也有木质大藤本、扁茎藤本、绞杀植物、大量的附生和寄生植物、大型藤类及大型叶草本植物以及有板根现象。群落的层次虽不似典型雨林那麽复杂,但较简单的层次更适合园林中配植栽培群落时出模拟、概括和提炼。现举一鱼尾葵群落的组成及结构如下:(此群落位于海拔25m处)上层乔木:小叶榕(Ficus microcarpa)、榄树(Canarium album)、朴树(Celtissinensis)、鱼尾葵(Caryota ochlandra)。第二层乔木:厚壳桂(Cinnamomum chinensis)、龙眼(Dimocarpslongan)、假苹婆(Sterculia lanceolata)、水石梓(Sarcosperma laurinum)、白颜树(Gironniera subaequalis)、横茎席(Calophyllum membramaceum)、黄果厚壳桂(Cinnamomum coninna)、鱼尾葵幼树。第三层:露兜(Pandanus austrosinensis)、大叶仙茅(Curculigo capitulata)、板兰(Baphicacacanthus cusia)、广州蛇根草(Ophirrhiza cantoniensis)、佟叶(Phrynium capitatum)、海芋(Alocasia macrorrhiza)、山姜(Alpinia chinensis)、三羽叉蕨(Tectaria subtriphylla),鲫鱼胆(MaesaPerlarius)、掌叶榕小苗(Ficus hirta)、厚壳桂小苗、鱼尾葵小苗、假苹婆小苗等。层外植物:黄藤(Daemonorops margaritae)、瓜子金(Dischidia chinensis)、娱蚣藤(Pothos repens)、华南胡椒(Piper austrosi-nensis)、麒麟尾(Epipremnum pinnata)。此群落林下相对照度仅为1-1.3(即全日照为30000lx,林下照度为:300-400lx)。上层乔木中的小叶榕、榄木者都具有古木参天的效果,尤其是小叶榕可利用其众多下垂的气根造成独木成林及绞杀现象的景观。中层乔木中鱼尾葵叶形婆裟,果序长垂奇特,树冠连接,又较耐阴,种子更新能力强,可以形成一个了很稳定的层次。地被层中的海芋、佟叶、山姜、三羽叉蕨都是叶形巨大、姿态各异、各具热带植物特色。林下的板兰在这些阴湿的地被中花满枝头、装点春色。层间植物瓜子金、蜈蚣藤、华南胡椒、麒麟尾等有的紧贴树干,缘树而上,有的附生在高空枝叉上,飘然下垂。园林中栽培群落的配植层次不宜过多,以免杂乱无章。上述这一群落很有借鉴的实践意义。鼎湖山不同类型的自然群落众多,它们与四周的地形组成不同的景观,除了可资借鉴的自然群落外,可以引种的园林植物资源也极为丰富。
规列举如下:
(一)可配植于乔木下的耐荫下木杨桐(Adinandra milletii),厚皮香〔Ternstroemia gymnanthera)、水冬哥(Saurauia tristyla)、星毛鸭脚木(Scheffleraminutistellata)、米饭花(Vaccinimsprengelii)、牛矢果(Osmanthus matsumuranus)、光叶海桐(Piitosporum glabraium)、长花野锦香(Blasius longiflorus)、野锦香(Blasius cochinchinensis)、野海棠(Bredia fordii)、中国绣球(Hydrangea chinensis)、广西绣球(Hydrangea kwangsiensis?厚叶冬青(Ilextutcher)、猴头杜鹃(Rhododendronsimiarum)、弯朔杜鹃(Rhododendronhenryi)、狭叶南烛(Lyoniao valihlia var.lanceolata)、百两金(Ardisia crispa)、虎舌红(Ardisia mammillata)、罗伞树(Ardisia quinquegona)、杜茎山(Maesa japonica)。厚叶素馨(Jasminum pentaneurum)、金腺荚迷(Viburnum chunii)、蝶花荚迷(Viburnum hanceanum)、黄花荚迷(Viburnum lutes-cens)、红紫珠(Callicarpa rubella)、臭茉莉(Clerodendron frangrans)、祯桐(Cleirdendron japonicum)、棕竹(Rhapis excelsa)。(二)可配植于林下的阴生地被草胡椒(Pepromia pellucida),金粟兰(Chloranthus spicatus)、草珊瑚(Sarcandra glabra)、深山黄董(Corydalis pallida),裂叶秋海棠(Begonia caciniata)、广州蛇根草、红背蛇根草(Ophiorriza succirubra)。鸭趾草(Commelina communis)、山姜(Alpinia chinensis)、矮山姜(Alpinia pumila)、八角莲(Disporum leschenaultianum)、麦冬(Liriopespicta)、阔叶沿阶草(Ophiopogon platyphyllum)、狭叶沿阶草(Ophiopogon stenophyllum)、石菖蒲(Acorus granzineus)、广东万年青(Aglaonema modestum)、海芋(Alo-casia macrorrhlza)、千年健(Homalomena occuIta)、露兜、大叶仙茅等。(三)可配植在棚架、吸附在岩壁或攀缘。附生在他种树上的藤灌及藤本植物木鳖(Momordica cochinchinensis)。毛杨桃(Actinidia lanata)、阔叶猕猴桃(Actinidia latiifolia)、使君子(Quisqualis indica)、盖冠藤(pileostegia viburnoides )、龙须藤(Bauhinia champloni)、鸡血藤多种(Millettia spp)、异叶爬山虎(Parthenocissus heterrrphylla)、白花油麻藤(Mucuna birdwoodiana)、香港崖角藤(Rhaphidophora hongkongensis)、麒麟尾(Epipremum pinnatum〕、山银花(Lonicera confusa)、南五昧子(Kadsura longipedunculata)、蜈蚣藤(Pothos repens)、山篓(Piper hencei)、络石(Trachelospermum jasminoides)。球兰(Hoyacarnosa)、扁担藤(tetrastigma planicaule)。(四)可配植在林下、林缘及空旷地的野生花卉板兰(Baphicacanthus cusia)、山白菊(Aster ageratoides)、假杜鹃(Barleria cristata)、多花可爱花(Eranthemum polynanthum)、多枝婆婆纳(Veronica javanica)、水苦卖(VerOnica undulata)、一枝黄花(Solidago virgo-aurea)、山蟛蜞菊(Wedelia wallichii)、蟛蜞菊(Wedelia chinensis)、白雪花(Plumbag zeylanica)、野黄菊(nendranthema indicum)、千里光( Senecio scandens)、白花败酱(Patrima villosa)等。
二、广州园林植物造景的特点
广州园林植物造景认宏观上可以从鼎湖山自然群落类型中得到借鉴。应以阔叶常绿林景观为主,并创造一些雨林景观,更充分地体现出热带风光。
(一)组成具有多层次、热带景观的人工群落由于广州风土条件优越,植物种类丰富,园林中不乏耐荫的植物种类,故极有条件配植成具有垂直层次、热带景观的人工群落。 1.木本耐荫植物竹柏、长叶竹柏、罗汉松,香榧、粗榧、三尖杉、红茵香,米兰、九里香、红背桂、鹰爪花、山茶、油茶、大叶茶、桂花、含笑、夜合、海桐、南天竺、十大功劳属、小壁属、阴绣球、毛茉莉、冬红、八角金盘,桅子、水桅子、虎剁、云南黄馨、桃叶珊瑚、构骨、紫珠、马银花,紫金牛,罗伞树、百两金、杜茎山、六月雪、坚英树、朱蕉、浓红朱蕉、金粟兰、忍冬属、棕竹、丛生鱼尾葵、散尾葵、燕尾棕、轴榈、三药槟榔、软叶刺葵、木兰(Indigofera tinctoria)及胡枝子等。 2.藤本耐荫植物龟背竹、麒麟、绿萝、花叶绿萝、深裂花烛、掌裂花烛、三裂树藤、花叶三裂树藤、中华常春藤、洋常春藤、长柄合果芋、络石、南五味子,球兰,蜈蚣藤及地绵等。 3.耐荫草本及蕨类植物仙茅、大叶仙茅、-叶兰、花叶-叶兰、水鬼蕉,虎尾兰、金边虎尾兰、石蒜、黄花石蒜、海芋、广东方年青、万年青、石营蒲、吉祥草、沿阶草、麦冬、阔叶麦冬、假会丝马尾、玉簪、紫萼、假万寿竹、紫背竹芋、花叶竹芋、斑豹竹芋、夭鹅绒竹字、花叶等麻花叶大吴风草,佟叶、花叶良姜、艳山姜、闭鞘姜、砂仁、水塔花、鸭拓草、蓝猪耳、秋海棠类、红花柞浆草、紫茉莉、虎耳草、垂盆草、紫董、黄董、翠云草、观音莲座蕨、华南紫箕、金毛狗、肾蕨、巢蕨、苏铁蕨、椰锣类、三叉蕨、砂皮蕨、岩姜及星蕨等。 4.市内园林中人工栽培群落例举,红花羊蹄甲-山茶-海芋+艳山姜-两耳草。白兰-油茶十大头菜-虎尾兰。南洋楹-鹰爪花+含笑十山茶-地毯草。盆架子-红背桂-地毯草。白兰-大叶米兰-珠兰。大叶梭-长叶竹柏-棕竹-地毯草。
(二)茎花植物及具有板根状植物的运用广州可资利用的老茎生花植物有番木瓜、杨桃、水冬哥、树菠萝、大果榕等,而木棉、高山榕都可生出巨大的板根,落羽松如植在水边也可出现板根状现象及奇特的膝根。
(三)充分利用榕树的景观鼎湖山自然群落中小叶榕、高山榕等绞杀现象以及小鸟天堂榕树独木成林的景观都可惜鉴到园林景观中来。广州园林中榕属植物应用很普遍,尤其是小叶榕、高山榕具有众多下垂的气根,入土生根后,地上部分经过扶持,可逐渐形成-木多干现象,流花湖公园中种植了大量小叶榕、印度胶榕,可惜没有因势利导利用这些生物学特性,反而把下垂的气根剪除,不知何故。应该让其众多的气根下垂水面,在线条上与水面形成对比,具有湖边种植垂柳的效果。园内有片小叶榕林,林下大部分地面进行了铺装,但还有-小部分是裸露土面,应诱导气根入土,形成大量树干,这样将大大增加层次和景深,若再把紧挨榕林的小丘上用小叶榕及耐荫灌木、地被、藤本及附生植物模拟配植成雨林状的树丛,那景观将为之大变,使这块活动广场宛若置于自然景色之中。
(四)附生植物的应用在一棵树上附生多种植物仍是热带特有的一种植物景观。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内一棵油棕,在其残留的叶鞘内附生有40余种植物,分属于8科20余属,这样的景观借用到园林中加以模拟,作为主景,游人将饶有兴趣予以注目,同时也可开展科普教育。广州兰圃中一棵木麻黄上就附生有龟背竹和二种球兰。其他如蜈蚣藤、石蒲藤(Pothos chinensis)、岩姜、巢蕨、气生兰、凤梨科一些植物、麒麟尾等都是良好的附生植物。
(五)大量应用花大、色艳、具有香味及彩叶的木本植物种类。广州不乏此类植物。如凤凰木、木棉、金风花、红花羊蹄甲、山茶、红花油茶、广玉竺、紫玉兰、厚朴、莫氏含笑、石榴、杜鹃类、扶桑、黄谨、悬铃花、拱手花蓝。吊灯花、红干层、蒲桃、黄花夹竹桃、桅子、黄蝉、软枝黄蝉、夹竹桃、鸡蛋花、凌霄、西番莲、紫藤、禾雀花、常春油麻藤、香花鸡血藤、三角花、炮仗花、含笑、夜合、白兰、鹰爪花、大叶米兰、红桑、金边桑、洒金榕、红背桂及浓红朱蕉等。按其习性及观赏特性分别可作为花篱、彩叶篱、行道树、树丛及孤立树等。
(六)棕榈科、竹类、木质大藤不及蕨类植物的运用上述植物的运用是增添浓厚的热带景观有效的途径。它们本来就是构成热带自然群落的主要组成成分。如白背瓜馥木藤茎粗壮,相互攀搭在或近或远的大树上;扁担藤的藤茎扁平如扁担,浆果橙黄,半倚在大树上或横跨于半空中。园林中可用麒麟尾、龟背竹、香港崖角藤,鸡血藤、紫藤、使君子、炮仗花、西番莲。禾雀花、常春油麻藤等观叶、观花大藤本进行配植,效果显著。棕榈科中的大王椰子、枣椰子,长叶刺葵、假槟榔都可作为姿态优美的孤立园景树,有些可片植成林,如椰子林、大王椰子林。油棕林、桄榔林;有些可作行道树,如蒲葵,鱼尾葵,皇后葵,大王椰子等;一些灌木,如散尾葵、棕竹、轴榈、软叶刺葵,香恍榔、燕尾棕、华羽棕、单穗鱼尾葵等都可作耐荫下木进行配植。流花湖公园在湖边大片种植蒲葵,植于河堤两旁,树干朝向水面弯曲,富具动势,气魄很大,远眺疑为椰林,足见热带气氛浓厚。广州多丛生竹,可片植成竹林,或丛植于湖边。园林中竹林夹道组成通幽的竹径,加深景深。竹与通透、淡雅、轻巧的南国园林建筑配植,也极相宜。鼎湖山野生蕨类资源丰富,尤其是一些引人注目的大型藤类,如苏铁蕨、华南紫箕、四种莎椤姿态优美,均可作下层栽植,也可植于建筑的背阴处。
三、广州园林植物造景的分析
(一)广州在引种国外热带植物上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但对乡土植物利用不够在长期引种过程中,有些种类甚至成了“野生”,状态的归化植物。如红花炸浆草(引自热带美洲),翼叶老鸦嘴(引自热带非洲)、大花老鸦嘴(引自印度)等。这些色彩艳丽、千姿百态的外来植物给广州园林增色不少,甚为可贵。综观现有的常见种类,其原产地如下:
1.引自大洋洲的植物种类假槟榔,白千层、柠檬桉、木麻黄、南洋杉及银桦等。
2.引自热带美洲的植物种类炮仗花、一品红、假连翘、悬铃花、人心果、桃花心木、龙牙花、番荔枝、大王椰子、鸡蛋花、黄花夹竹桃、金合欢、蓝花楹、花叶万年青、竹芋、水鬼蕉、三角花、水塔花、红雀珊瑚等
3.引自亚洲的植物种类杨桃、石栗、毛茉莉、荚竹桃、洒金榕、芒果、米兰,刺桐、海红豆、花叶绿萝等。
4.引自热带非洲的植物种类凤凰木,散尾葵、虎尾兰、吊灯花、硬骨凌霄、旱伞草、红桑等。
在此卓越的引种基础上,还需重视引种乡土种类,充分发挥自然资源的作用,反映本地自然景观。就以引种棕榈科植物为例,除了园林中常用的原产我国的鱼尾葵。丛生鱼尾葵外,还可引入原产云南的董棕(Caryota urens),它树干粗壮浑厚,树体高大雄伟,树叶婆娑如盖,比鱼尾葵更有气魄,是一种极为难得,优秀的园林树种,作为林下耐荫的棕榈科植物,在广东、广西和云南有很多资源。如山槟榔(Pinanga discOlor),刺轴榈(Licuala spinosa)、轴榈(Licuala fordiana)、大幅棕(Didymosperma candatum)、琼棕(Chuniophoenix hainanensis )、华羽棕(Wallichia chinensis)、单穗鱼尾葵(Caryotamonostachya),龙州棕竹(Rhapis robusta)等。
(二)广州各公园植物景观在艺术性及科学性上需及时总结提高。
建国以来,广州新建、改建了很多公园,在公园建设上取得了巨大成就,园内植物景观业已成形,设计意图已显,目前正是进行推敲、总结的良好时机,兰圃面积虽小,但植物景观丰富。园内植物种类,数量在比例上都重于其他园林因素;人工群落层次分明,上有古木参天的大树,下有耐荫的小乔木、灌木及草本地被,中层还有附生植物和藤本;基本上以植物来分隔空间和造景,游览时犹如身临山野,幽深而安静。仅此,对久居闹市的居民就有极大的魅力,使人有百游不厌之感。园内植物配植在密度上是相当大胆的,与一般设计图纸相比,密度是相当大的,但由于应用了很多耐荫种类,所以群落内种间关系还能相安无事。各层均显得饱满,虽长势有强有弱,有时还允许个别老龄乔木及倒木景观的存在,倒更体现自然景观。目前,国外在植物配植上也愈来愈趋向更加模拟自然的动态,规则式的整形树形逐渐减少,自然树形却喜闻乐见,树丛、树群内个体间的密度有的大得几乎和自然林一般,群落内生长弱的被压种类及生长健壮的林缘木显然可见,当然这种过密的群落也不宜多用,而且要用的得当。配植得愈接近自然,实际上难度更大,要求更高,因这不是由植物堆砌而成,而需求助于有丰富的地植物学及森林学的知识,常涉足于野外的经历植不能光顾近年效果,还需考虑今后植物个体的生长,群落内种间关系。演变更新的趋向,为保持兰圃的优点,首先要把一些优秀的群落及精致的小局部加以肯定,重点养护,对一些过密、生长不良的个体要着手调整。一些配植得零碎又杂乱无章的地被植物需重新配植。此外,园内的臭水改造如一时解决不了,可在水面种植凤眼莲(Eichhornia crassipes)和大藻(Pistiastra tiotes),既可吸收水中有毒物质,也可起到一定遮丑、隔臭的作用。流花湖公园却是另外一番景观,植物种类虽用得不多,但量大。简洁而有气魄。用小叶榕、印度胶榕、蒲葵作为园中基调来统一全园植物景观是很成功的。应进一步利用榕树的气根下垂于水面之上,或创造独木成林的景观。可惜园内附生殖物,藤本植物及林下阴生植物应用缺乏,如若在成片的榕林中辟出一角模拟雨林景观,则热带气氛即刻反映出来。晓港公园以竹来统一全园,独具特色。可惜布置上类似标本园,仅有名称挂牌,比较乏味。是否可以在现有基础上以科普及游览工目结合进行配植,使之既表现出不同竹种的习性、用途,又具有活跃的艺术布局。还可挂上名称牌,使游人在游园的同时,既得到美的享受,又获得一定的科普知识。为了丰富群院的轮廓及天际线,可种植苦竹属(Pleioblastus)的竹种配于树冠下,还可通过与水、石。建筑等园林组成部分配植成一些小品,以丰富园景。一些高矮不一、色彩不同、竿形各异的竹种可相互配植成高低错落、有一定对比的群落,使竹类配植在竿、叶等统一的格凋中,有色彩、高低,聚散等变化。
第四节、杭州园林植物造景特色
杭州位于北纬30度15分,东经120度16分,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及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长江中下游北区的南缘,l月平均气温3.6℃了月平均气温28.8℃绝对最低-10.5℃最高42.1℃年平均雨量1400mm.全年无霜期250一280夭,生长期长。一,西湖山区次生自然群落类型西湖风景区南、北、西三面环山,丘陵起伏,山区面积达49平方公里,分别由石灰岩、千里岗砂岩、火成岩、凝灰岩、流纹岩组成,自然群落根据基岩与土壤的不同,也有一定的差异。
(一)云栖千里岗砂岩次生自然群落的层次结构及常见的植物种类第一层常绿树种:米槠、苦槠、香樟、青冈。落叶树种:枫香、糙叶树、梧桐。第二层常绿树种:浙江楠、华东楠、毛竹。第三层常绿树种:尾尖山茶、山乌珠、杜茎山。青冈栎小苗,浙江桶小苗、华东楠小苗。落叶树种:山胡椒、紫珠。第四层木本小灌木:常绿瑛,虎刺、白马骨、朱砂根、百两金、山萤。藤本植物:络石。中华常春藤。爬行卫矛,小叶青风藤、珍珠莲、寒莓、三叶木通。草本植物:吉祥草、阔叶麦冬、沿阶草、蝴蝶花、金线草、凤丫蕨、贯众。
(二)黄龙洞流纹岩次生自然群落的层次结构及常见的植物种类第一层常绿树种:青冈、绵槠、香樟。落叶树种:枫香。第二层常绿树种:冬青、棕榈、石楠、马银花、楠木林,吴山的香樟林、石人岭的苦储林、虎跑的柳杉林等,其景观是郁郁葱葱,四季常青,但缺乏季相变化。在石灰岩山区既有落叶阔叶林,也有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如玉皇山、南高峰、龙井寺,飞来峰主要为落叶阔叶林,上层树种有麻砾。枫香、黄连木、化香、沙朴、白枥、山膀脱、三角枫、黄擅。山合欢等;灌木有石楠、卫矛、六月雪、山胡椒等;草本地被有三脉叶马兰、蛇莓、野黄菊等,此外,还有一些落叶风景纯林,如感应桥枫香林、呈安山的金钱松林、玉皇山的麻枥林等。这些林相景观丰富,秀相变化大,色彩艳丽,在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中,上层乔木有木荷。苦储、青冈、香樟、冬青、马尾松。柏木、枫香、朴树、山膀胱、麻枥、白砾、化香、黄连木、青桐等。灌木有石桶、白马骨。山海侗。胡枝子等。混交林中树种比较丰富,在景观效果上层次较分明,既有一定的季相变化,冬天还能保持常青。
二、杭州园林植物造景特色杭州园林除了湖光山色的自然因子外,最大的特点是以植物景观取胜,而园林建筑。大型假山等其他的人为园林要素的比例要比其他城市小得多力植物景观之所以引人入胜,主要是在建设中顺应了自然规律,自始至终以当地自然群落的规律来指导绿化;其次,突出了量,乔木。灌木、草本地被各层植物均成片栽植,气势很大,符合了大园林中没有量就没有美的规律;再次,充分运用丰富多彩的乡土植物资源,组成各种专类园,并以植物结合地形起伏来分隔空间,使园林景色更趋自然,在植物空间中配植出多种植物景观,如孤立树、树丛、树群、树坛、各种类型的草地及五光十色的宿很、球根花卉等;最后可以称道的是在植物造景中艺术性运用非常高超,景点立意、命题恰当、意境深远,季相色彩丰富,植韧景观饱满,轮廓线变化有致。当然,所有这一切都离不开细致的养护管理。
(一)确定以常绿阔叶树种为主,常绿与落叶阔叶树种混交的基本外貌充分利用亚热带自然群落中的樟科、山毛榉科,冬青科、金缕梅科,山茶科、槭树科,木兰科、杜鹃花科,蔷薇科、豆科、灰木科,小劈科等观赏树种来造景。
杭州园林植物造景中主要树种的确定,以及人工群落中植物种类,层次结构都是遵循和模拟了自然群落的规律,开发利用了乡士的植物资源。根据基岩及土壤类型不同确定了风景林的植物种类及结构,注意保护原有的大树,如会缕侮科的枫香古树,树体高大,挺拔,秋叶迷人;香樟右树,树态饱满,浓荫蔽日;银杏方树高耸雄伟,春叶嫩绿,秋叶鲜黄。木兰科中大量应用了白玉兰、紫玉兰。珠砂玉兰。凸头木兰、广玉兰、含笑、红茵香,还引入了不少鹅掌揪、厚朴。莫氏含笑、木莲等观赏价值很高的种类。山茶科中的山茶被大量应用外,还栽种了很多浙江红花油茶、油茶、厚皮香,引入了少量杨桐。梨茶。尾尖山茶,紫堇属(Stewartia)和柃属(Eurya)种类。山茶和木兰科植物配植成木兰山茶园,山茶科中除木荷。紫堇作为上层乔木外,多数是人工群落中理想的下木。杜鹃花科庄种类及数量上的应用在全国也极为突出,尤其是毛白杜鹃、绵绣杜鹃。共种杜鹃、映山红等用量最大,此外,还用了少量的满山红、马银花、麂角杜鹃、云锦杜鹃、石岩杜鹃以及马醉木。米饭花。小果南烛等其他杜鹃花科植物。众多的杜鹃花配植在林下。林缘。路旁、水际、石隙,以其艳丽鲜亮的色彩装点春色,到处俯首可见,蔷薇科中各种海棠。碧姚、十大功劳、小劈等观果种类也大量用作下木配植。灰木科很多野生树种都是良好的观赏树种,如白檀、川山矾、老鼠矢,尤其是留春树(Symplocos chingii)早春三月一树白花,常绿的树冠圆正端庄。上述这些开花乔、灌木集中大量应用,春景极为绚丽多彩,盛花时一树春色,花满伎头;未花时,满地落英,五彩缤纷。
(二)以植物结合地形起伏分隔空间,并应用大片草坪及地被植物杭州园林中植物景观绍人另一深刻的印象就是各种大小不等的草坪。大草坪开阔平坦,气魄大,如柳浪闻莺的草坪35000平方米、花港公园大草坪16400平方米孤山后的草坪4080m2、西冷印社西边的山坡草坪5680平方米.小草坪常寓于大草坪中或配植成单独的草坪空间,如植物园山水园旁封闭小草坪。花港公园内蒋庄庭园小草坪都给人以安逸宁静,小巧舒适的享受。这些草坪的组织都是通过植物及地形进行空间的分隔。草坪周围乔灌木配植,以其树冠从立面上划分了植物空间。高低起伏的地形,不但增高了乔灌木立面的高度,也增添了天际线的变化。
大草坪开敞,满足游人活动和眺望,故以乔木分隔空间时要注意开朗的要求,在大草坪内可配植孤立袖、树丛、甚至高低错落、季相丰富的树群,世可配殖大片宿根。球根花卉,组成缀花草地,花港大草坪的雪松树丛和樱花。灵隐草坪的枫香孤立树、西冷印社草坪的杏花林、孤山草坪后的麻砾林及林下成片的杜鹃都成为这些草坪主要的特色。此外,如榉,银杏、乌柏、红枫、各种槭树都是草坪上优良的秋叶树种。大草坪内可用树丛、树群再分割成若干封闭式小草坪,如花港和柳浪闻鸳大草坪中的雪松树群,就组成了雪松空间小草坪,既可让游人安静休息,又留出透视线供赏景用。为增添安静感,小草坪宜以乔木、花灌木复层配植来分隔,既遮挡了视线,又在小空间内形成花团锦簇的景观。
地被植物被广泛应用是杭州园林植物造景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一些公园,风景点的空旷地、山坡、林下、岸边和路旁,广泛栽种地被植物,大大丰富了园林的色彩和景观,兼收绿化和美化的效果。园路两穷,根据路面宽度与周围环境,选种一些与立地环境相适应、花色鲜艳又常绿的葱兰、韭兰,鸢尾等地被植物,成片群植或小丛栽种,组成花径或花境,使原来比较单调、空旷的园路,用地被植物不同的花色、花期,叶形等搭配成高低错落,色彩丰富的花径或花境,使之与周围景物协调地衔接起来。花港公园的园路两旁栽种金针菜、鸢尾、沿阶草;植物园百草园内小径两旁,浓荫蔽天、选用耐荫的苍竹镶边,终年保持油绿、茸茸可爱。
此外,在规则式或自然式种植乔灌木的树坛内种植地被植物也较普遍。树坛内由于乔灌木数量多,遮荫面积大,一般光照条件较差,故常选用耐半荫的地被植物种类,并求得与上木的色彩和姿态配植得当,才能生气盎然,得自然之趣。如孤山博物馆前的鸡爪槭树坛内,种植耐半荫的紫酌浆草,春。秋二季,花叶并茂,艳丽多彩。黄龙洞庭园中的桧柏树池内,一片茂密的沿阶草覆盖裸露土面,与周围石板铺转路面相接,使人感到清新而和谐。花港公园牡丹园的白皮松下,自然覆盖着洋常春藤,生长强健而致密,无法生长。在一些自然种植的孤立木下地被植物,一般都是自然地种植于树千基部周围,这样更能增添自然风趣。杭州有大片疏林,林下环境阴湿,配植上地被植物不但能保护水土,利于林木生长,同时增加层次,提高环境效益,加深景观,体现出亚热带地区自然群落分层结构和植物配植的自然美。疏林下耐荫的植物资源相当丰富,有篙竹属、苦竹属。杜鹃属、水桅子。虎刺。杜茎山、紫金牛,百两金、尾尖山茶。络石、中华常春藤、小叶青凤藤、珍珠莲、寒莓等灌木及藤本植物以及吉祥草、阔叶麦冬、石暮蒲、石蒜属、会针菜。苍竹。蝴蝶花、沿阶草、春兰、金线草,各种蕨类等草本植物。如保椒塔、虎跑,云栖等风景点林下和山坡上的裸露地面用窖竹覆盖,形成单一优势,控制地面,减少了杂草生长;植物园内疏林下,大量种植宽叶麦冬;在黄杉林下,光照强度仅为全日照1/9-1/28,某种苔草不但生长良好,而且很耐干旱,为耐荫,耐旱的优良地被植物;花港公园一片疏林下,土壤瘠薄,坚实而干旱,光照强度为全日照的1/10-1/16,连沿阶草都不易生长,而石蒜却能生长良好;在香樟。油柿、朴。榔榆等树种组成的混支林下,光照强度为全日照的1/7-1/23,紫柞浆草开花生长良好;虎跑疏林下光照强度分别为空旷地全日照的1/8-1/40,沿阶草生长良好;三潭印月的河铆与常绿的构骨树下,光照强度只为空旷地的1/10,耐荫的吉祥草生长异常茂盛,四季常青,入冬果熟,经久不凋,在林缘种植不同高度的地被植物,可以使之更添自然情趣。如花港公园某林缘处种植菲白竹,在乔木与草地之间交接自然,起到过渡作用,增添深度感。杭州园林地被植物应用之所以取得如此大的成绩,主要是取材于乡土地被植物种类,合理地按其生态习性配植。这些种类或掘取于西湖山区,或购自附近郊县农民,这种就地挖取、收购,可避免长途运输,既经济又容易成活。同时,乡土地被植物最能体现本地区植被特色,可保持较长时期的相对稳定,确具事半功倍之效。但就地取材中,必须注意适当挖取,挖大留小,保护种源。此外,园林工作者还充分利用一些暂时处于野生状态的地被植物,如马蹄金,连钱草、过路黄、黄毛耳草、早熟禾等来覆盖裸露地面。如花港公园有意将白皮松及广玉兰树下多年生野生草本地被马蹄金保护起来,使之蔓延成片生长,取得良好效果。为进一步美化地面,今后还可发展观花地被植物,尤其是多年生宿根地被植物,如落新妇、白友、秋牡丹、大会鸡菊、金鸡菊、耧斗菜,桔埂类、石蒜类。水仙类、雪滴花、雪钟花、绵枣儿类、紫苑类,还可增添自播繁衍能力强的洋甘菊、蛇目菊等,以及观叶的万年青、石营蒲、大吴风草。爬行卫矛和蕨类植物等,不断增叩地被植物种类,把大地装点得更加美丽。见图22 、图23 .
(二)以植物为主组织景点及类园,且景点命名切题
杭州园林由环绕西湖及纵贯西湖山区众多风景优美、意境深逮的景点贯穿起来,景点各具特色,决无雷同。如苏堤和白堤突出春景,苏堤为反映“苏堤春晓”“六桥烟柳”的意境,主要栽种垂柳和碧桃,并增添日本晚樱。海棠、迎春。搜疏等开花乔灌木,配以艳丽的花卉及碧草;白堤为体现``树树桃花间柳花“的桃柳主景,就以碧桃,垂柳沿岸相间栽植,见图24 .曲院风荷突出夏景,充分利用水面,并在”荷“字上作文章。为体现``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意境,选择了荷花(水芙蓉)。木芙蓉、睡莲,及荷花玉兰(广玉兰)作为主景植物,并配植紫薇、鸢尾等,使夏景的色彩不断。平湖秋月突出秋景,要达到赏月、闻香、观色。在景区中种植了红枫、鸡爪槭、柿树。乌柏等秋色叶树种以观色,再植以众多的桂花,体现“月到中秋桂子香”的意境,此外,还配植了含笑、桅子等花灌木及芳香的晚香玉。弧山放鹤享,伴随着优美动人的“梅妻鹤子”传说,成片栽植梅花,体现香雪海的冬景。由于夏日梅花叶片易卷曲。凋落,故可配植些蜡梅。迎春、美人蕉等植物予以补偿。此外,还有很多著名的景点,如云栖的竹径及红叶(枫香〕;花港的牡丹;夕照山的乌柏和丹枫;满觉城的桂花;里西湖的木芙蓉等。
一些专类园,如牡丹园。百草园、竹类园。木兰山茶园,海棠园、桂花紫薇园、槭树杜鹃园。嘤花碧桃园等也是游人喜爱的场所。木兰山茶园冬秀山茶翠绿的叶丛衬托着绚丽的花朵,尤其下雪天,雪压枝头,山茶怒放,景色动人,达到“雪里开花到春晓”。早春王兰花蔡开时茶花仍在怒放,两者红白相映,地上落英缤纷,令游人流连忘返。在植物配植上,喜光的落叶乔木白玉兰作为上层,由于枝下高较高,冬季落叶,有足够的光照使下层耐荫的山茶能正常地生长发育,花叶并茂。另外,再配植一些高大荫浓。枝下高较低的常绿乔木广玉兰,使冬季上层乔木不显凋零,也增添了夏季的花朵。槭树杜鹃园地形开阔起伏,有缓坡,有草地。由于槭树、杜鹃都较耐荫,又喜较高的空气湿度,故以拷树、青冈枥、枫香。香樟、榔榆、臭椿、马尾松等高大乔木作为上层乔木,三角枫。樟叶械。鸡爪械。毛鸡爪碱。红枫、秀丽槭。建始槭,锐角槭,五角枫、茶条槭等植于中层,以毛白杜鹃、锦绣杜鹃。映山红等植作下木。这祥配植既符合不同树种生态习性的要求,又在空间构图上形成高低错落,富于变化的植物景观,在色彩对比上,红枫下种毛白杜鹃,红白相映,鸡爪槭下种绵绣杜鹃和映山红,红绿相映,非常可爱
(四)植物造景的科学性及艺术性的水平均较突出植物造景时树种的选择,以及如何根据设计意图进行配植均涉及到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及生态习性等科学性问题。另外也涉及到美学中有关意境、季相。色彩、对比,统一、韵律、线条、轮廓等艺术性问题。一组优秀的植物景观,在效果上既要为游人产生视觉上的愉悦,本身又要能健康生长,相对稳定。除了上述种种例子外,在杭州园林的植物景观中不乏科学性。艺术性均强的范例。如杭州植物园裸子植物区与蔷薇区水边的植物景观,选择了最耐水湿的水松植于浅水中,原产北美沼泽地耐水湿的落羽松及池杉植于水边,对于较不太耐湿,又不耐干的水杉植于离水边稍远处,最后又补植些半常绿的墨西哥落羽松。这些树种及其栽植地点的选择是符合生态习性要求的。在艺术效果上既有统一,又有变化。这五种树种的树形一致,均为高耸的圆锥形,外轮廓线非常协调统一,但在色彩上却有对比,夏季其绿色度各异,而秋色更大相迥异。水松为棕竭色,落羽松为棕红色、水杉常为黄竭色,届时墨西哥落羽松还是绿色。如将这五种同样树形的树种,选择异龄植株栽植,则不会出现过于接近统一的高度,而会高高矮矮,更富变化。由于落羽松植于水边潮湿处,为了透气,在士面上长出很多膝根作呼吸用,状似小石林,大树根际还出现板根状现象,增添金黄色的萍蓬栽植受到良好的控制,因此水中可以看到这组植物景观清晰的倒影。
百草园小巧玲拢,植物配植层次众多,20余种药用藤本攀援在岩石、树干、墙面或铺散于地面,下层各种喜荫药草生长茁壮。漫步园内阴生区小径仔细游赏,犹如置身于自然林区。游客可以看到很多藤类、兰科植物、苦营苔科植物,还有黄连。八角莲、蛇根草、各种虎耳草、血水草、兔儿伞、苍竹、淫羊霍、黄精。玉竹等喜荫草本植物,也可看到不少木本耐荫植物,如粗榧、玉叶金花、连蕊茶、尾尖山茶、崖花海桐、虎刺、百两金、紫金牛、厚皮香。阴绣球。南天竹、小壁、十大功劳、络石等。这类植物不但要求蔽荫,而且要求有较高的空
枥,枫香等大树,再增植些水杉作为第一层乔木;第二层有杜仲、化香等树种;第三层有三尖杉、粗榧、厚皮香、连蕊茶、竹相等树种;再下面为耐荫的灌木及草本植物。在这祥多层的结构中,林下光照很弱,连喜荫的截类植物都能得到满足。但仅解决蔽荫条件还是不够的,提高空气湿度极为重要。通过地形改造,利用园内西北部洼地挖塘,作溪,溪边用水渍石驳坎叠岸,再设置水管向上喷雾。此外,园内再设电动喷雾装置,由上向下及四周走时喷雾,使空气湿度保持在80%左右,这样就完美地佝成了湿生、岩生、沼生、水生、寄生等药用植物的种植环境。经过人为创造的生态环境条件后,连最难成活的黄连都生长良好,一些阴生草本植物,如八角莲等都能到处自播繁衍了。目前树都长大了,林下太过阴蔽,需每年疏剪杜仲枝条,以增加下层光照。
植物景观中季相是极为重要的,讲究春花、夏叶,秋实,冬干,通过合理配植,达到四季有景,宋朝欧阳修诗曰:“深红浅白宜相间,先后仍须次第栽,我欲四时携酒赏,莫叫一日不花开”,这种“红白相间”、“次第花开‘’的配植方式是值得提倡的。杭州植物景观中有突出一季景色的,如春景或秋景,也有兼顾四季景色的。春季主要观花树种有杜鹃、玉兰、含笑、碧桃、樱花、绣线菊、海棠、迎春等,见图27.夏景主要为荷花。睡莲。广玉兰、桅子,石榴、木槿、紫薇等;秋景主要为色叶树种,如各种械树、无患子。枫香。乌柏。银杏、麻株等,还有桂花香味相伴;冬景主要观花树种为梅花、蜡梅、山茶等。还有斑皮抽水树、夭目紫董、夭目木姜子、豹皮樟、油柿、悬铃木等观干树种。林冠线变化也是植物景观重要的方面,林冠线轮廓由于树种组成不同,艺术效果相差很大,西湖边上种植单一同龄的水杉林,隔西湖而望,林冠线显得单调、平直,宜采用异龄林,或有意将地形处理成高低有节奏起伏,使林冠线打破平直而富于变化,既显出尖峭高耸,也有一定的韵律感,并与背后西山山峰轮廓相协调。在西湖边种植了雪松和垂柳则取得洞然不同的效果。挺拔尖峭的雪松与柔和圆浑下垂的垂柳在轮廓线上形成鲜明的对比,此外,深绿的雪松与淡绿的垂柳在绿色度上的对比使其先后层次异常分明。植物景观在某些小局部可仿效绘画构图。如花港公园牡丹园前有一小局部,一株红枫,一方山石,山石上攀着金银花,傍一株虬枝主干的黑松,活脱一幅画面,令人联想到黄山秋景。西冷印社是文人雅士集聚交流金石书画的场所,配植松、竹、梅于水池边,体现‘雅’,字,梅枝伸向水面,开花时节掩在月夜赏梅,再现宋朝林和靖诗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意境。
(五)杭州植物造矛不断提高的趋向、杭州园林工作者通过多年来对西湖山区风景林的调查研究,现已正式提出充实、提高西湖风景区山林的规划。如北山林区由于落叶树种较多,冬季林相较为零落,拟充实常绿树种,适当淘汰麻株等落叶树种;在面向西湖的山坡上拟规划以常绿树为骨架,色叶树种点缀其间;林缘下木附以花灌木,有意组成一组多层次。多色彩。密林。空地、岩石。树丛相间出现的临湖自然景观。达到春天山花烂漫。夏日浓荫蔽日、秋季金黄灿烂,严冬青山常在的景观。树种选择上将用香樟、浙江樟、红楠、广玉兰、红茵香,狭叶木莲、深山含笑、天目木兰、野玉兰、大叶冬青、冬青以及枫香、银杏、乌柏,山膀胱、无患子等色叶树种。西山林区由于长期管理不善,除加强经营管理外,适当充实常绿阔叶树种。林缘以常绿乔木为背景,补充野玉兰,紫玉兰、白玉兰等开花乔木,下层配植山茶等耐荫灌木。此外,还将营造一批重点林,如扩大云栖、五台山。黄龙洞风景点的毛竹林;补充灵隐的七叶树林;扩大感应桥的枫香林;保护和扩大理安寺的浙江楠木林,并开辟蕨类区;增植五老峰、四眼井的瑛络柏林;疏伐。调正。扩种圣安山南高峰、鸡笼山的金钱松林;扩种五云山的银杏林及栓皮里栎林。
为了提高秋色的质量,植物园认浙江省40余种秋色叶树种中,精选出19种观赏效果最佳者,使杭州园林的秋色更为迷人。如银杏、金钱松、水杉、连香树、枫香、乌柏、毛黄析、黄连木、野漆(Toxicodendron succedaneum)、肉花卫矛。小鸡爪槭、五角枫、秀丽械、橄榄槭、毛鸡爪槭、夭目槭、无患子、蓝果树,四照花等。杭州有丰富的蕨类资源,有些蕨类如石韦、抱石莲、江南星蕨、肾蕨、铁线蕨、翠云草、紫箕、海金砂、圆盖阴石蕨。井口边草、狗脊、贯众等已或多或少在园林中应用或仍呈野生状态,自然地滋生和点缀着景观。杭州植物园筛选出50余种野生蕨类,建议应用于植物景观中。
三、杭州园林中人工群落及常见的耐荫植物
杭州地处亚热带中部,气候温暖、雨量充沛,自然群落内不乏耐荫的木本及草本植物,为设计复层混交的人工群落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常见的木本耐荫植物如南方红豆杉、香榧、三尖杉、粗榧、罗汉松、竹柏,桂花、含笑、山茶、油茶、厚皮香、拎属。大叶冬青。红茵香、海桐、崖花海桐、卫矛。阴绣球。圆锥八仙花,伞形八仙花。木绣球、琼花。野珠兰、马银花、毛白杜鹃、锦绣杜鹃、杂种杜鹃、米饭花,六月雪、金银木、刺五加、山乌珠、棕榈、棣棠、箬竹属。八角金盘。桃叶珊瑚、小壁属。十大功劳属、南天竺,拘骨、桅子、水桅子、虎刺、杜茎山、朱砂根、紫金牛、络石、中华常春藤、洋常春藤、瓶兰,老鸦柿等。草本耐荫植物如吉祥草、麦冬、阔叶责冬。石葛蒲、沿阶草、连钱草、紫酌浆草、石蒜、苍竹、蝴蝶花。萱草。大吴风草、单头紫箢。山白菊、蛇根草、八角莲、二月兰、紫董,紫孽、玉簪、垂盆草、圆叶景天等。由于有众多的耐荫植物,人工群落也很丰富。如:
河柳-佝骨-吉祥草。麻栎-厚皮香-沿阶草。香樟-瓶兰十海桐十桅子-紫酌浆草。香樟-小叶黄杨十洒金东瀛珊瑚-石菖蒲。枫香+麻砾-厚皮香+红茵香-南天竺-沿阶草。黑松-枥棠-二月兰十石营蒲。悬铃木-毛白杜鹃-沿阶草。广玉兰+白玉兰-山茶-阔叶麦冬。深山含笑-含笑十红苞香-石菖蒲。枫香-桂花-水桅子+蝴蝶花。金钱松-锦绣杜鹃-苔草黑松-隶棠十杜鹃-瑚蝶花珊瑚朴-南天竺-石蒜。
第五节、北京园林植物造景特色
北京处于北纬40度,东经116度23分,四季明显。冬季盛行偏北的气流,寒冷而干燥;夏季盛行来自海洋的偏南气流,温和而湿润,故为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1.8℃最热月是7月,平均气温为26.1℃最冷月1月的平均气温为-4.7℃全年无霜期195夭。年降水量平均为638mm.
一、北京北部和西部山区自然群落类型北京西部和北部山区植被垂直分布不太明显。海拔800m以下的阳坡主要为油松、栓皮砾、榭栎、槲树的松栎林,间杂有平基槭,栾树、臭椿,鹅耳枫等。灌木有荆条、酸枣、小叶鼠李、蚂蚱腿子、薄皮木等。士层瘠薄的石灰岩地区有侧柏;土层深厚处有核桃、板栗、苹果、梨、桃等果树。海拔800- 1200m处,油松大为减少,主要有辽东株林,间有椴属、榆属。大叶白蜡等阔叶落叶林。灌木有鼠李属、榛属,忍冬属、太平花、东陵八仙花,夭目琼花、茶蓖子、绣线菊类、蔷薇属、胡枝子等。海拔1200-1500m以华北落叶松与辽东砾为主的钉阔叶混交林。沿沟谷有核桃揪、育场、辽杨、蒿柳等。海拔 1500m一山顶,主要是华北落叶松、青扦、白扦、白烨、红桦、辽东株、平基槭、黄花柳等;灌木有柔毛绣线菊、三裂绣线菊、六道木、榛属、沙来,胡枝子、蓝荆子、照山白杜鹃等;草本植物种类丰富,色彩艳丽,形成“五色草塘”,如金莲花、红旱莲、山大烟、牛扁、草乌、蓝盆花、拳参,仙鹤草、舞鹤草、铃兰,梅花草。马先蒿属。风毛菊属、银莲花属。升麻。落新妇。胭脂花,假报春、岩青兰、紫蔬属、沙参属、糖芥、狭叶婆婆纳、石竹。瞿麦、翠菊。黄花等。
上房山小气候条件较好,为石灰岩,自然群落中上层乔木常见的有青擅、来树、君迁子。拐枣、槲栎、臭椿、大叶朴、槐、核挑揪,大叶椴,臭檀、侧柏、栓皮栎等;第二层灌木有小花搜疏、大花搜疏、太平花。柔毛绣线菊、北京忍冬。黄栌、接骨木、胡妓子、六道木,卫矛、北京丁香、山碴叶悬钩子。枸杞等;第三层藤本与草本植物有地锦。蝙蝠葛。秋海棠、大叶铁线莲、华北耧斗菜、翠雀、草乌、牛扁。掌叶半夏、半夏,独龟莲、山苞米、歪头菜。黄花。黄精、唐松草、长梗葱、垂盆草、斑叶董、沙参属、宝锋草、银线草,四块瓦等。百花山的岩石类型复杂,有安山宕类、沉积岩类,变质岩类等,规举 1600m阴坡安山扮岩所形成山地棕壤处自然群落的植物种类。第一层有白桦、黑桦、红桦、山杨。黄花柳等。第二层有小花搜疏、夭目琼花、东陵八仙花、金花忍冬、柔毛绣线菊、卫矛、太平花、刺五加。毛榛、五味子、刺果蔷薇等。第三层有铃兰、华北搂斗菜、午鹤草、草芍药、大叶铁线莲、林荫干里光、乌头、升麻、类叶升麻叶苔草、心叶歪日头菜、紫菀属等。
二、北京园林植物造景的特色
北京为中国六大方都之一,历经辽、金、元、明。清等朝代,留下很宏伟壮丽的帝王园林及寺庙园林植物景观中的树种选择以统治阶级的意愿为主,大量选用松、柏以体现其统治稳固。经久不衰,如松柏之长寿和常青;选用玉兰、海棠。牡丹等玉堂富贵。当然这些树种都很适应北京的环境条件,才能正常而稳定地生存下来。
(一)大量选用华北的乡土树种,并配植成针阔叶混交的人工群落综观北京各公园,街道。山区的主要树种,可见基本上都选用了华北地区暖温带的针阔叶树种。如杨属、柳属。榆属、槐,椿、栾、白蜡属、椴属,五角枫、山杏、山跳。黄栌、栓皮栎、槲栎、黄连木、银杏,油松、日夜松。侧柏。桧柏等。而市树的选定也是槐和侧柏二种乡士树种。人工群落组成可用颐和园万寿山北坡,后湖两岸的人工群落进行分析。以油松作为基调树种,四季常青,阔叶树种有槲栎,栓皮砾、白蜡、雍树、黄栌、五角枫。山杏、山桃。柳树等。树种的选择和结构正好模拟华北暖温带自然群落结构,因此比较稳定。油松种在山坡较高处,白蜡、柳树临水,春季大批山杏、山桃开花成为景观的主调,柳树嫩芽一片新绿,自己上几丛连翘可为配调。夏季架树开花一片鲜黄,成为主调。秋季槲栎秋色突出成为主调,白蜡、黄栌、栾树秋色可作配调。通往后湖的山路有丁香路、连翘路、杏花路,显示了强烈的北国植物景观。
由北京气候四季分明,植物景观的季相也很突出,春有玉兰、碧桃、榆叶梅、连翘。了香类,绣线菊类、迎春、黄刺玫、海棠类、蜡梅、山杏。山桃渭实、锦带花、牡丹,樱花等,夏有荷花、合欢、栾树、美国凌霄、紫薇、木槿等;秋有海州常山、糯米条、莸、木本香薷、月季等。而秋色叶树种极为丰富,有黄栌。五角枫、茶条槭、黄连木。白蜡、银杏、株属、杨属、火炬树、红瑞木、沙来卫矛。麦李、夭目琼花、欧洲英迷、紫叶李、紫叶小壁、山碴叶悬钩子、地锦、五叶地绵、臻、胡枝子等,冬季松柏常青,尤其是白皮松、毛白杨等树种干色突出。
近年气候转暖,正是引种阔叶常绿树种大好时机,已有小叶黄杨、女贞、爬行卫矛、扶芳藤等树种落户,还偶见有检树、棕搁及广玉兰在小气候良好处保护过冬。园林中不乏专类园。如景山公园及北京植物园中的牡丹园、北海公园的芍药园、北京两个植物园中的丁香园、香山的黄栌、五角枫红叶及北海、中山、夭坛诸公园、戒台寺中油松。白皮松、侧柏、桧柏、银杏、龙爪槐、槐树等古树,均为重要的植物景观,北京市植物园于1989年春组织了桃花节盛会,3000余株碧桃竞相盛开;北海公园夏季的荷花节,均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
(三)北京园林中常见稍耐萌的植物及人工群落除上述自然群落中下木及地被种类外,在北京园林中常见可植于楼北蔽荫处及作为下木者有蒙椴、栾树、君迁子、白蜡、山梭。黄栌、五角枫。桧柏、珍珠梅。金银木、天目琼花。欧洲琼花。木本绣球、丁香属、绣线菊属。香英迷、太平花。搜疏属、枸杞,六道木属、小蜡、棣棠、胡枝子,白玉棠、金银花、地锦等。草本的如垂盆草。二月兰、紫花地丁、麦冬,萱草,玉簪、芍药。铃兰等。这些都为配植成合理的人工群落提供了条件,北京园林中有些已有实例,同时可以有把握配植出更多群落。如:侧柏-太平花-壹草毛白场-金银木-羊胡子草槐-珍珠梅-紫花地丁油松-丁香+白玉棠-剪股颖榆-小花搜疏-二月兰椿-胡枝子-玉簪刺槐-傣棠-麦冬架-夭目琼花-大叶铁线莲泡桐-绣线菊属一垂盆草
三、对北京园林中植物造景的建议
近年来,北京园林中大量植树栽花种草,尤其是在四环、三环路上普遍绿化水平都已较高,为了进一步美化,除了在植物配植上注意艺术性不断提高外,尚需着手下列几方面的工作。
(一)增加阔叶常绿及半常绿树种北京冬季较长,目前大面积的色彩主要靠油松、桧柏、侧柏、白皮松等针叶树种来体现,缺乏阔叶树种,随着气候转暖,可以尝试引种栽培一些阔叶常绿种类。除上面提及外,可尝试引种广玉兰、冬树、枸骨、石桶、蚊母、海桐、云南黄馨等乔灌木及阔叶麦冬、沿阶草、富贵草、中华常春藤等常绿地被。
(二)增加花灌木种类,并大量繁殖、应用
植物景观中乔,灌、草的比例及大量地呈色块地应用甚为重要。近年来大片种植丰花月季以及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墙外栽植一长条连翘,给人留下群体美的印象是非常深的贝图33 .过去,我国各地园林植物景观中花灌木的种类及数量既繁多,又占很大比例,效果很好。但几经“左”的干扰,已使花灌木的比例降到极为可怜的程度,故目前极需大量繁殖诸如丰花月季中黄色、白色、深红色的栽培品种、大花及小花溲疏、绣线菊类、猬实、糯米条、木本绣球、夭目琼花、欧洲荚迷、香荚迷、太平花、海州常山、毛樱桃,丁香属,金老梅、醉鱼草、蜡梅、贴梗海棠、麦李、郁李、棣棠、迎春等种类。加上当前常用的珍珠梅、榆叶梅、连翘、金银木等,使植物景观显得分外艳丽。
(三)增加地被植物种类,大力发展缀花草地
欧洲各国园林中没有裸露地面,除绿茵如毯的草坪外,还有很多色彩绚丽。开花不断的缀花草地,近来还向着生态草地发展。地处华北的北京,宿根、球根花卉资源非常丰富,实为就地取材,装点园林景色的有利条件。我们可以在开展野生花卉引种栽培的基础上,挑选一些种类直接美化园林,或作为杂交的亲本。可资引种的种类如鸢石蒜类、百合属、水仙类、白头翁、秃疮花、毛地黄、米口袋、金莲花、石竹、侧金盏、荷包牡丹、芍药、玉臀、耧斗菜、红旱莲、落新归、草莓、三叶草、孔雀草、百里香、二月兰、紫花地丁、垂盆草、地被菊等。
(四)进一步扩大垂直绿化面积及增加群落设计
园林具有三大功能,但当前人们意识到改善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条件功能是最迫切和重要的,因此某些专家为了强调这点,提出了生态园林的观点。为了提高单位绿地面积的生态环境效益,最有效的办法是充分利用墙面乃至屋顶,而在乎地上结合周围环境,在可能的条件下设计人工栽培群落。这种多层次结构的群落大大增加了单位面积的叶面积。
1990年春北京已经设计了一些人工群落,并及时施工,这是良好的开湍。上海园林局也在大力提倡生态园林,并进行各种类型的群落设计,近年来北京园林中已注意了垂直绿化,用得较多的是地锦。其实北京可资垂直绿化应用的藤本及藤灌植韧很多。如地锦、五叶地锦、金银花、美国凌霄、三叶木通、葡萄、蛇葡萄、白葱乌头叶蛇葡萄、短尾铁线莲、山养麦、猕猴桃、深山木夭寥、紫藤、蝙蝠葛、葛藤、木香、十姐妹、南蛇藤、五味子、花腹藤及胶东卫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