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继续向高空发展 垂直立体绿化成为必然趋势(三)

建筑继续向高空发展 垂直立体绿化成为必然趋势

本文源自:互联网

\

  被业界誉为垂直绿化鼻祖的著名法国植物艺术家帕特里克·勃朗(Patrick Blanc),同时也是一个微生态的研究者,他发明了种植系统,其中包括一个金属框架、一个10毫米厚的聚氯乙烯层和聚酰胺毛毡。金属框架是固定在墙上,也可以单独使用,它起到固定和支撑植物墙体的作用,并和墙面之间形成一个空气层。聚氯乙烯层铆接到金属框架上起到防水阻根的作用,聚酰胺毛毡固定在聚氯乙烯表面,植物的根系就在纤维里面吸收水分和养分。植物采用种子或扦插的种植方式,每平方米30至100株。通过墙体上方安装的内管滴灌系统负责灌溉,毛毡可以帮助保持水分,这样的“流动”系统可以防止蚊虫滋生。

  对于这样的种植系统,也有人提出反对意见。深圳市城市设计促进中心主任黄伟文直言这种强行令植物平行地面生长的绿化方式,“植物也并不开心”,他认为植物也需要空间,也喜欢摇摇摆摆,而不是这样挤作一团,垂直绿化是在平面绿化已经无路可走的情况下才会采用的极端方式。

中国垂直绿化尚处于启蒙阶段

  在使用方面,垂直绿化在国外已经并不鲜见,无论是在公共建筑、商用建筑还是民用住宅方面,都已经有不少实践的案例。仅帕特里克·布克兰主笔的垂直绿化项目,便已经遍布全球各地。他负责外墙面垂直绿化的巴黎凯布朗利博物馆,从人行道到房顶天台,整座建筑拥有150个不同种类的15000棵植物,墙壁完全隐藏在绿色植被下;他负责垂直绿化的泰国曼谷模范购物中心,6层楼的建筑从外墙面到内部电梯、扶手、栏杆,都覆盖着热带雨林风情的蕨类、藤蔓、苔藓等植物。目前正在建设中的米兰垂直森林无疑是垂直绿化又一代表作品,两座居住塔楼内容纳1200棵树木,相当于一公顷的森林。


 

版权所有:建筑设计与装饰学院-建筑文化网 苏ICP备11021512号 技术支持:零点工作室
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学苑路26号 邮编:22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