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中南海

本文源自:互联网

在天安门与故宫的西侧,有一片宏大而神秘的建筑群,人们叫它“中南海”。

  中南海是中海和南海的合称,总面积约1500亩,其中水面700亩,是迄今世界上历史最悠久、占地最广大、保存最完整、风光最绮丽的一座皇家园林。中南海的四面宫墙,皆为朱红色,黄琉璃瓦护顶,内外有绿树衬托,威严富丽。

  中南海的“海”是蒙古语“海子”的简称,是花园的意思,因为花园地处北京中南方位,故称为中南海,此名始于元代,一直沿用至今。

  中南海与北海共同构成西苑三海,也称太液池。西苑三海是中国历史悠久的皇家园林,其中,开辟于辽金时的中海和建设于明朝时的南海,自清代起就被列为皇家专用的禁苑,康熙皇帝时,一些政务是在离宫别苑处理,中南海随即成了清王朝的政治中心。

  中南海在中国近代史上曾几经变迁。辛亥革命后不久,中南海即脱离了清朝皇室的管辖,成为袁世凯的办公处所。袁世凯称帝的地点即在中南海的居仁堂。袁世凯死后,中南海曾继续作为北洋政府的总统府。北洋政府消亡后,中南海一度改为公园。在此前后,中南海始终是中国最高权力机构的所在地,今日则是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所在地。

  新中国成立后,关于中南海开放的话题,一度曾是禁区。直到1980年5月,普通人走入中南海的夙愿得偿。中南海的正式开放一直持续了9年。

  “海中仙岛”瀛台

  瀛台位于中南海的南海,又名趯台。瀛台始建于明朝,清朝顺治、康熙年间曾两次修建,是帝王、后妃的避暑和游览地。因其三面临水,衬以亭台楼阁,像座海中仙岛,故名瀛台。瀛台上有翔鸾阁、涵元殿、香扆殿(即蓬莱阁)、迎薰亭、丰泽园、怀仁堂、海晏堂等建筑。

  戊戌变法失败后,光绪帝曾被幽禁于瀛台。袁世凯称帝后亦曾将副总统黎元洪软禁于此。从清顺治、康熙帝起,各朝清帝均喜居住于此,民国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人物毛泽东、朱德、刘少奇、邓小平、胡耀邦等均居住过瀛台。

  瀛台现为办公、居住、举办宴会及招待活动的场所。涵元殿位于翔鸾阁之后,为瀛台的正殿。此处曾是清皇室在瀛台游玩和摆宴的主要活动场所。如今,瀛台正殿涵元殿是中国领导人会见外国领导人的场所之一。

 

版权所有:建筑设计与装饰学院-建筑文化网 苏ICP备11021512号 技术支持:零点工作室
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学苑路26号 邮编:22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