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你所不知道的上海规划
本文源自:互联网
上海因港设县、以商兴市。1843年上海开埠成为城市近现代化的起点。在此后170余年历程中,随着外部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上海的城市职能也随之发生调整,逐渐形成今天的城市空间格局。
今年,上海正式启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目标指向2040年。这也是上海第六轮城市总体规划。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提供的资料显示,上海结束百年租界历史之后首次编制的完整版城市总体规划,是“1946年大上海都市计划”,是中国大城市编制的第一部现代城市总体规划。
若以1946版为始至未来的2040年,几乎就是100年。放眼百年,再看规划,记者发现“以人为本”是一条基本准则。当然,不同历史阶段,规划本身在发展目标、空间布局、生态控制等方面的呈现也在不断地“与时俱进”。
1946版 上海市都市计划(1946-1949)
中国大城市编制的第一部现代城市总体规划
“1946年大上海都市计划”是1945年抗战胜利后,当时的国民政府(战后1945年9月恢复)为指导战后城市建设组织编制的。这是上海结束100年租界历史之后,首次编制的完整的城市总体规划,也是中国大城市编制的第一部现代总体规划,开启了中国现代城市规划的先河。
此次规划编制历经1946年至1949年四年,总共完成三稿方案。在编制都市计划中,发挥当时一些从欧美留学回来的建筑师、工程师的才智,采用了 “有机疏散”、“快速干道”和“区域规划”等新的城市规划理论。
内容:
1946年大上海都市计划初稿提出,都市布局要从区域规划入手,以“有机疏散”为目标,使居住地点与工作、娱乐及生活上所需的其他功能,保持有机联系。该版规划已经包含生态控制内容,提出市中心要保持32%绿地和旷地。
1948年大上海都市计划二稿确定上海为港埠都市,是全国最大工商业中心之一,是中国与国际的金融中心。
1949年上海市都市计划三稿提出,都市计划不是市政方面片面的改良所能奏效,整个社会和经济的组织,都非彻底革新不可。三稿计划设11个相对独立的新计划区,各区彼此间用绿地隔离,区内居民一切日常生活需要均能在区内求得。
评价:规划提出的“有机疏散、组团结构”理念以及确立的卫星城与环城绿带建设思路,对新中国成立之后上海的历次城市总体规划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济大学教授李德华先生曾说:“现代主义的理性思想和理念,贯穿着大上海都市计划的编制工作的始终。 ”
新中国成立后,计划经济占据主导地位。上海按照中央政府的统一部署,本着“先生产、再生活”的原则发展工业。在此背景下,上海的城市职能由一个多功能的外向型经济中心城市转变成单一功能的内向型生产中心城市,逐渐成为中国的重要工业基地和财政支柱。 1953年,由当时的苏联专家穆欣对上海城市规划进行指导。
内容:
1953年《上海市总图规划示意图》按照发展工业的主导方向,提出疏散旧区稠密的人口和居住靠近工作地点的原则。方案强调建筑艺术布局,采用多层次环状放射、轴线对称的道路系统。
1959版 《关于上海城市总体规划的初步意见》(1959)
59版总体规划首次将规划范围扩大至全市域
1959年,党中央提出中央与地方工业并举的方针,国务院批准将江苏省的嘉定、上海、松江等10个县划归上海,上海市辖区面积从606.18平方公里扩大为6185平方公里。与此相适应,上海市人民委员会邀请建筑工程部规划工作组编制完成《关于上海城市总体规划的初步意见》,编制了《上海区域规划示意草图》和《上海城市总体规划草图》。
内容:
59版规划首次将规划范围扩大至全市域,在空间布局上提出要压缩旧市区,控制近郊区,发展卫星城镇。规划提出,卫星城镇是接纳从市区疏散出来的工业和人口的基地,形成基本独立的经济基础和大体完善的城市生活。
该版规划也强调了生态控制的重要性,提出在旧市区作“小文章”、近郊区作“大文章”、卫星城镇园林化。城市的大门,如港埠、铁路、公路等都应绿化,楔入市区,以便夏季通风,降低市内温度;市区边缘规划环城绿带;在卫星城镇布置更多绿地。
评价:59版城市总体规划因历史原因未能全面实施,但是“逐步改造旧市区、严格控制近郊工业区、有计划地发展卫星城”这一上海城市建设方针还是得到了贯彻。经过新中国建立以后30多年的规划建设,旧市区改造取得很大成绩,上海从集中单一结构的城市发展成为群体组合结构的城市。
1986版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方案(修改稿)》(1986)
第一个经过国家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
上世纪80年代后,上海社会经济发展以 “调整经济结构和振兴上海经济”为主题,推动城市经济恢复性增长。上海从改革开放前的以工业为单一功能的内向型生产中心城市逐步向多功能的外向型经济中心城市发展。
新的形势迫切需要制定一个适应新的发展时期的城市总体规划。1979-1982年市政府组织编制了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并着手编制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方案。 1984年,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方案正式上报党中央和国务院。中央书记处专门讨论了上海的总体规划方案,并于1986年10月13日国务院正式作了批复。86版规划也成为上海城市发展史上第一个经过国家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
内容:
将上海置于国际发展的大环境中加以定位,确定上海的城市性质为“我国的经济中心之一,是重要的国际港口城市”。 1986年,国务院批复为“上海是我国最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也是我国最大的港口和重要的经济、科技、贸易、信息和文化中心,同时还应当把上海建设成为太平洋(601099,股吧)西岸最大的经济和贸易中心之一”。
86版规划提出城市布局的基本设想,即“改造和建设中心城,积极开发浦东地区;充实和发展卫星城,有步骤地向杭州湾北岸和长江口南岸两翼展开”、中心城建设采用“多心开敞式”的布局;形成以黄浦江为发展轴、向杭州湾和长江口南北两翼发展的格局。
评价:作为上海第一个经国家批准具有法律效力的城市总体规划,86版规划为指导上海城市建设和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据。该版总规的实施,使上海的社会、经济和城市建设有了很大发展,城市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为迈向21世纪奠定了物质基础和基本框架。至1995年底,上海在城市基础设施方面已建成南浦、杨浦、奉浦等3座跨越黄浦江的大桥,完成了内环线和南北高架路、浦东杨高路、江苏路拓宽、吴淞路闸桥、外滩道路拓宽及防洪墙改造。与此同时,各开发区建设大规模展开,形态开发与功能开发同时进行,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上均有重大提升。
2001版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2020)
从“浦江时代”迈向“长江时代”
以1990年浦东开发开放为标志,上海进入城市跨越式发展的新时期,围绕“三、二、一”产业结构方向,外资逐步成为推动上海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主要动力。城市经济增长由此前主要依靠二产拉动,逐渐转变为“二、三并重”共同推进经济增长的局面。
为适应浦东开发开放的建设需求和上海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上海在1992年编制完成《浦东新区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结合《迈向21世纪的上海—1996-2010年上海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洋山深水港规划的战略部署,于1999年正式上报《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年-2020年)》。 2001年,国务院原则批复同意。
内容:
在 “四个中心”总体目标指引下,2001版总体规划按照城乡一体、协调发展的方针,提出了“多轴、多层、多核”的市域空间布局结构,拓展沿江、沿海发展空间,确立了“中心城-新城-中心镇-一般镇"”的四级城镇体系。中心城延续“多心、开敞”布局结构,形成“一主四副”的公共活动中心格局,并构建“环、楔、廊、园”为基本框架的绿地系统。
规划提出,上海的城市发展空间从“浦江时代”拓展到“长江时代”,在传统的沪宁、沪杭发展轴线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滨江沿海发展轴;继续推进浦东新区功能开发和形象建设;集中建设新城和中心镇;并将崇明作为21世纪上海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空间。
评价:2001版总体规划有五个特点:一是按照中心城、市域以及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城市群三个层次的发展要求,统筹上海的生产力布局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二是明确了“多层、多核、多轴”的城市布局体系,中心城主要是完善功能,体现繁荣繁华;郊区主要是加快发展,体现综合经济实力。三是将城市空间规划和经济、社会、环境发展规划有机结合,进一步提高了经济中心城市的综合功能。四是以环境建设为主体,营造上海城市新形象,促进上海可持续发展。五是保护体现上海历史文脉的传统建筑和街区,展示上海现代化建设丰厚的传统文化底蕴。
这些特点符合上海总体发展方向,也与上海现代化大都市发展相匹配,使得城市总规成为指导新世纪上海城市建设的重要法律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