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市静思园

 

吴江市静思园

本文源自:互联网

一、简况

  静思园,为民营企业家陈金根先生所筑之私家园林,位于吴江市近郊之庞东村。园名乃费孝通先生亲笔提写,取意于“宁静致远”。

  该园广达六十余亩,景色如画,宁静清幽,赏心悦目。园之西部清流潆绕、曲水弥漫;临流或筑书斋曲廊,或置石桥画舫,有嘉会堂、鹤亭桥、如归舫、庞山草堂、古香书屋诸景,波光阁影,错落有致。四时花木丛出于墙`山石之间,或倚或斜,柳色烟波,山花烂漫。园之东部为住宅、庭院,多厅堂楼阁,古朴典雅,花木掩映。园主爱石成癖,聚天下奇峰异石千余枚于一园,乃亘古未有之盛举。诸石或立庭院,或供安桌,鬼斧神工、斗奇争巧,蔚为大观。

  陈金根先生继吴江先贤计成遗风,惜国泰民安、太平盛世,重开私家园林建造之先河,传承文明,续写苏州造园历史,为吴江市增辟一方净土绿地,人文胜景。工程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凝聚园主十年心血。

二、园主陈金根

  园主陈金根,民营企业家,以苦干、诚信闻名乡里。其生性豪爽,善于理财,二十岁参与筹建乡镇企业,越五年即独当一面,出任厂长之职。迄今,从事企业经营管理已逾三十载,现任吴江新兴玻钢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陈金根好结交各界朋友,热心各项社会事业,二00二年被评为苏州市先进个体工商业主、江苏省十大新闻人物之一。令为吴江市政协委员。

三、一个金色的梦

  陈金根先生对苏州园林情有独钟,早在童年,常随父亲出入苏州园林,凡是吴下名园游历赏览无遗。他在这里寻找到特有的宁静与闲适,从这里探求到人世间美的源泉,特别是风风雨雨动乱的年代里,他远离了冲冲杀杀。他在这烟波柳色之中为自己编织了一个美丽的梦。他沉醉在一则动人的传说之中:有位老妈妈用毕生的精力,一梭一梭织造出一幅美丽的织锦――一座宫殿般的庄园。忽然,一夜之间织锦的画面变成了生活中的现实。老妈妈让全家搬进这座庄园,安家乐业。陈金根先生梦中的画面不是庄园,而是留园、拙政园……。这是一个童话般的梦、金色的梦。

  毋用置疑,眼下静思园的一切,是真实的,看得见摸得着,不是梦;然而,是由一个童话般的梦变幻而成。陈金根先生用自己的双手构筑了一处可坐、可赏、可游的园林,营造起了一个美好的世界。

  四、企业与园林

  富有诗情画意的苏州古典园林,与用于公共建筑的玻钢通风管道之间,原本风马牛不相及。然而,民营企业家陈金根先生竟把两者扯到了一起,神气般地融为一体。

  陈金根先生的新兴设备有限公司,研制成功了一种名叫无机盐氢氧化镁的新型优质材料,荣获国家专利。用这种材料制成的通风管道,使用于暖通工程,耐温、耐酸、耐碱、低噪音,受到客户的普遍好评,有了一定的积累,便可实现多年的梦想。陈金根先生开始于工厂的一侧。着手兴建一座苏州式的古典园林。他的方针是“以厂造园,以厂养园”。静思园从企业的盈余中逐步诞生,逐步形成。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园尚未建成,产生了轰动效应,静思园名声大噪。出于意料:“因园而厂名著,因园而企兴”,造园为企业带来广阔前景。

  陈金根先生从中悟出一个道理:古典园林是美的象征,她所传递出来的信息,渗透出来的传统文化中种种高尚理念,与企业界崇高的“诚信”,产品质量评定中的“优良”,原系一脉相承,有着内在的、密不可分的联系。一座景色如画的静思园,给客户们带来了无穷遐想,而后转化为无限商机,这也许就是企业文化。人们都说静思园是新兴公司高高升起的旗帜,当当作响的品牌,光彩夺目的形象。

五、沧海桑田庞山湖

  静思园所在的庞东村及四周,原本是历史上久负盛名的庞山湖所在地。清代诗人笔下,这一带曾是“风翻巨浪千层雪,雨洗遥山一带烟”,“湖光如练接长天,鸥鹜齐飞红蓼边”。根据《吴江志县》、《太湖备考》等典籍记载,庞山湖“南北二十里,东西五六里”,数倍于杭州西湖。庞山湖处于太湖之东,曾在江南水利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是个硕大的蓄水库,“凡西来之水越运河而东者,无不入焉!”同时又是太湖重要的泄水道,庞山湖“北半湖水俱入吴凇(江),南半湖水则从同里之东注入淀山等湖,盖泄太湖下流之最要处也!”几百千年来,庞山湖不断调节太湖水位,免除了苏州地区许多干旱洪涝灾害。至清代后期,庞山湖水利失修,疏浚不继,逐渐湮废淤塞,加上一些劣绅巧取豪夺,日侵月削,湖面渐渐退化萎缩。民国以来围湖造田,好端端一个风光秀丽的庞山湖变成了一片滩涂农田。

  其实,消失掉的不仅仅是一个水天一色的庞山湖。历史上积淀下来的、描述这一带人情风物的大量诗词文章,也随之失去了它的载体,失去了依托的环境,变成了虚无飘渺、难以确指的一纸空文。《太湖备考》说:“庞山湖乃是吴凇江之始”,即古老而美丽的吴凇江,源自太湖,而后越庞山湖而东流入海,是上海诸水之源头。连接苏杭之间的江南大运河,又以吴凇江、庞山湖交叉沟通,此历来是我国南来北往的必由之路。历代过往的文人墨客,如范仲淹、苏舜钦、王安石、范成大等等,感慨之余,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文。初略统计,仅留存至今的古诗词就不下千余首,其中不乏千古绝唱,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一个组成。

  沿庞山湖还曾建有浮玉洲桥、快风阁、西归庵、善明庵等名胜古迹,这些临水胜景随同庞山湖的湮废,一同消失殆尽,成了历史的陈迹。

  庞山湖的变迁,并非到此为止,仍在延续。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特别是近几年来,吴江市的经济开发区正在在跨过大运河向东发展。沿着吴同公路两侧,一幢幢新型住宅楼,一排排标准厂房犹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苏嘉高速公路凌空高架,跨越这片美丽的土地向南伸展开去,直达嘉兴、杭州。一个人口聚集农村城镇化的高潮,以惊人的速度在这里兴起。庞东村的经济发展了、人民富裕了。然而这一带光是波光粼粼的湖面消失了,继而是鸡犬相闻的村庄、桑麻之属的田园也将逝我们而去,正是沧海桑田。

  静思园的建成,为吴江市经济开发区预备了一方绿洲、一块湿地,提前建成了一处绿树成荫、芳草鲜美的“公园”,有效地美化了环境,促进了自然生态平衡。静思园的建成为吴江市开辟了一处文化地凝聚点,增长点,找回失去的文化,探求文化的发展,有效地填补了吴江经济开发区历史文化的空白,应来了文化复兴和繁荣的春天。造园一处,得意一方。

六、静思园建造的三个阶段

  静思园的建造并非是一次规划分部实施,而是随着园主经济实力的不断递增,造园思想的不断更新而逐步扩展开来的。如同一局围棋,是一个子一个子按上去的;是园主一点一滴心血的积累。前后大致可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造园尝试

  静思园的建造,最早可追溯到1984年。当时新兴玻钢设备厂(后发展为公司)兴建不久,陈金根先生在工厂西侧空地上挖了个池塘,池塘中央的小岛上建造了一座水泥骨架、琉璃瓦顶的凉亭。小岛与外界由九曲桥沟通,九曲桥当然也是水泥的,桥面上还贴满了瓷砖。小岛四周、遍植香樟、血松、木芙蓉等高大的树木,在进入池塘的水渠上,还架了一座水泥的拱桥,池塘里养了金色的鱼,栽了绿色的荷。花园不中不洋,不大不小,如此而已。然而,在当时的乡间工厂,能拥有这样一座树木苍翠的花园,还是件新鲜事。花园的建造,不仅改善了工厂的环境,还提高了工厂的声誉。由此新兴厂从多的乡镇企业中脱颖而出,引人注目。这是陈金根先生实现自己的梦想,开始建造园林的初步尝试。

  第二阶段――一处私家园林的诞生

  十年过后,新兴玻钢设备厂的生产、营销、管理等各项业务渐趋成熟,企业的经营有了很大发展,形成了较为雄厚的经济实力。陈金根先生决心用自己的双手,建造一座正正规规的私家园林,圆一个藏在心中多年的梦。

  随着业务的拓展,来厂洽谈生意、商量合作的客人日益增多。这些风尘朴朴远道而来的有陈先生的客户,有业务往来的朋友,有有关方面的领导,也有为之宣传、报导的媒体记者,各路嘉宾,都是送上门来的合作者、支持者。这时陈金根先生的造园理念在不断深化,他认为:时代不同了,自己不可能、也决不会再去过那与世隔绝的隐逸生涯;古人造园也并非只是“独自厮守”,或是“寒窗苦读”,而是以园会友,为了便于与友人常相过从,引宴唱酬而营造的一个环境幽雅的社交场所。今日造园,应从今天的实际需要考虑,是为了接待客人、洽谈业务营造了一个优美、宽松的环境;不是为自己或全家的享用,而是为企业。于是陈金根先生不失时机,着手兴建了一处完全有别于第一期工程的私家园林,即今日静思园的南面部分。这一期工程皆环池而筑,除了一组住宅建筑群之外,有堂、有斋、有轩。各建筑之间,由曲廊、画桥相贯通。崇岗清池,危亭幽砌,极尽园池之美。

  这一期工程直至二十世纪来,二十一世纪初才陆续告竣。

第三阶段全园告竣

  第二期工程实施期间的1997年底,苏州古典园林申极世界文化遗产获保成功;静思园还没有建成,许多人闻迅赶来,已是宾客如云,陈金根先生从中受到了极大鼓舞,更加坚定了他造园的信念。不少朋友对静思园建造充分肯定的同时,建议把园子做大,正式对社会开放。陈金根先生经过再三思考,觉得这个建议不无道理。当前改革开放的年代里,要把一处大家喜欢的园子封闭起,不仅难以做到,也完全没有这个必要;今天的私家园林,只能是私人投资建设,已建成的园林应发挥其最大功效,尽可能地接受更多的客人入园参观;若大一处园林,最终不可能藏之密室,供自己一人去孤芳自赏。历史从来就是如此:任何有价值的文化建设,都是对人类文明的贡献,其成果属于人民!陈金根先生思前想后,决心对静思园建造理念作进一步调整:一是要把静思园建成对外开放的园林。园林的规模要适当扩大,能容纳更多的客人;内容要充实,设施要完备,更好满足客人多方面的要求。二是要按市场经济规律运作,与旅游活动相结合,纳入企业经营范围,作为一项产业来对待;从“以厂造园”逐步过度到“以园养园”。此举虽不以营利为主要目的,但要使园子做到可持续发展。从2001年开始,重新规划,大面积破土动工,加快进程实施静思园的第三期工程。这一期工程最大的动作是工厂东移,形成了东厂西园的大格局。园林建设的区域扩展了,从上一期工程北端一直延伸到原工厂的北大门,这范围内原有的会议室、几个大车间和西部第一期工程内的建筑全面拆除改造,形成方方整整的园地。这一期工程在今年夏秋之间可望全面竣工。

  要多说一句话:静思园的建设没有结束,园主在现有园子的东南面已划出一片土地,拟建成奇石山;并于正南面又购进了50亩地,也正在规划之中。到时,静思园占地约在120余亩左右,将成为苏州最大的私家园林。

七、静思园布局的三个部分

  静思园经十年建设,形成了占地六十六亩方方正正一块园地。就其布局而言,可分成西、中、东三个部分。

  西部以水为主。水面由北而南,时收时放曲折蛇行,环绕全园。水面约占园林之半,在江南园林中不可多见。水面两侧多亭台楼榭,循水南行,波光阁影,步移景异。

  中部为展示区。该区主要由弘雅堂和悟石山房两组建筑构成;建筑气势恢弘,空间开阔。室内陈列先生收藏的各色供石千余枚,向公众公开展示。

  东部为住宅、庭园区。住宅由南而北,前后四进,主厅为静远堂。住宅的北面为三组各具特色的庭园,它们分别是“三友院”,“思乡别业”和“拜石轩”。

  八、静思园三大特色

  静思园的主要特色有三:水美、石奇、房子古。

  一水美:静思园座落在江南水乡原庞山湖址上。庞山湖历来以水著称,造园者紧紧抓住这一特点,着力挖池理水,处处临水造景,形成以水取胜的园林特色。水能生色、水能成景、水能出情,有水则有灵气,处处生气蓬勃。水面约占静思园全园面积之半,水面比例超过了苏州现存几处著名的古典园林。

  二石奇:点石成峰,叠石成山,是苏州造园的一个重要手段。苏州园林的石峰以太湖石为主,而静思园却另辟蹊径,而以安徽灵璧石峰为多,成为其独到之处。最高一石名“庆云峰”高达9.10米,连此座子约有10米余,破上海大世界基尼斯记录,为天下灵璧石之最,被推为静思园之标志。此石耸立在拜师轩庭院内。除外,此这一巨石稍小的峰石已收集有百余枚,散置于园子各个景点。陈金根先生还收藏各式供石千余枚,集中于悟石山房展出,不仅数量多,而且石头来源的地域广泛,品类名目繁多,千奇百怪,鬼斧神工,令人叹为观止。

  三、房子古。静思园建造的年代,正好遇上周围城镇大拆大建,大兴土木。许多古老而有价值的历史建筑在新的建设中被默默地拆毁了。陈金根先生为此感到十分心痛,于是他把这些拆卸下来的建筑或建筑构件收购下来,重新在静思园中组装复活。他这样做,既有利于文物古建筑的保护,也有利于静思园的建设,一举两得。静思园中最古老的是一座四面厅,始建于明代,至今已有400余年历史,移建于洞庭西山;今座落在住宅群西侧,称之为“天香书屋”。再如住宅轿厅、大厅、及楼厅都迁于苏州古城;展览区的弘雅堂,宽敞大器,迁之于上海。除外还有不少砖刻门楼、木架构件、石雕柱等分别来自安徽、苏北等地。各地历史遗存的汇聚,使一座新建的园林显得十分古朴典雅,凭添了几分沧桑情趣。

  小结

  静思园是一处仿古的苏州园林,从园林的格局到形成,都传承了苏州园林的造园手法。然而只要不是“克隆”,不可能不打上时代的印记,不可能不渗透着造园者个人的主观意愿和今日功能的需求,从严要求,它已不是原有意义上的苏州园林了。

  静思园是一处新建园林,从规划、建筑施工都是从零开始,是道道地地的新建园林。然而园内50%以上建筑及构件是从别处移建来的,多则四百年,少则一二百年,处处充满了历史的沧桑。是一次历史的重新组合,文化的汇聚,从这个意义上讲,新建园林也就不新了。

  静思园是一处私家园林,它的建造纯属个人行为,私人购得土地使用权,私人投资建造归私人所有,是一处完完全全的私家园林。然而造园者的目的不是为了独自享用,是为了回报社会,为了扩大企业影响,拟向社会开放,发挥一处公园、一处公共绿地的功能,已不是原有意义上的私家园林了。

  静思园是苏州园林,又不是苏州园林;是新建园林,又不是新建园林;是私家园林,又不是私家园林。静思园是一个特殊时期的特殊产物,是一处崭新的园林。

 

 

 

 

 

 

 

 

版权所有:建筑设计与装饰学院-建筑文化网 苏ICP备11021512号 技术支持:零点工作室
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学苑路26号 邮编:22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