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公寓,得失之间

电梯公寓,得失之间

    站得高,才望得远,中国文人的气魄与心胸正是大好河山给滋养出来的,试想一下,云海之上,会当凌绝顶,一揽众山小,飘飘然之间如蓬莱仙境,举目眺望,气势磅礴,心旷神怡,想不心胸开阔都难。于是古时才有那么多赞美自然赞美高度的诗词,才有那么多的亭台楼阁分布于市镇与山野之间。而古人对于高度的想象在《西游记》里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统治天地、至高无上的玉皇大帝就住在天上的宫殿里,那里仙雾缭绕,阳光普照,神仙们每天腾云驾雾,炼炼仙丹,喝喝小酒,吃吃蟠桃,看看仙女,所谓“神仙般的日子”,便是如此,于是那高不可及的天空,在古人的眼里,便成为真正的“天堂”。而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天子”的九五之尊,更是高不可攀,这个高度,便成为尊贵与权利的象征。

       当“高度”从意识形态转变为生活形态,在寸土寸金的现代都市里,城市的楼房越修越高,住宅小区也从平房时代过渡到多层、小高层和高层时代。高楼大厦,已经成为现代都市最具有代表性的风景,也是繁华都市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多的都市人从传统的建筑搬到这些悬在半空中的盒子里去,在收获了风景和眼界的同时,却失去了邻里之情,每个家庭都在各自的盒子里各自为营,也许一辈子也很难和邻居说上几句话,生活不是《西游记》,所以头顶上的,未必就全是天堂,苏东坡也说,人在高处,高处不胜寒,嫦娥奔月的结果就是在广寒宫夜夜凄凉。也许正因为如此,传统的中国人在向往一种“高度”的同时,又在疏远这种“高度”,这也是许多城市多层花园洋房总是比电梯公寓更受欢迎的原因,有得必有失,选择了一种现代便捷的生活方式,就意味着要放弃已经习惯了的传统生活方式。当然特别注重私生活的人另当别论,就比如那些随时要防止狗仔队偷拍的大明星,高层建筑就成了他们的首选,住得越高越好,就能最大限度的保护自己的隐私,而这样的住宅,总是被媒体冠以“空中豪宅”之名。
       西方豪宅与中国豪宅不同的是,西方的豪宅总是在离市区远远的田园乡间,而中国豪宅往往在中心腹地或者是具有历史底蕴的贵胄之地又或者是自然条件优越的山水之地。所以西方的穷人住的电梯公寓,却是中国富人在城市的置业之选,一方面是保障最大私密空间,另一方面也是尊崇传统的“大隐隐于市”之道。因为中国城市的人口密度、土地资源和配套水平都不可能让住在田园别墅里的人拥有跟城市一样的便捷生活,即使收获了山水和田园风光,可是购物和消费的不便,让田园生活只能是一种休闲时的选择而不是生活的主流。所以不仅仅是中国的城市,在许多国家的城市,高层住宅依然可以成为城市豪宅的代表。
       随着城市土地的越加珍贵,高层住宅一定会成为城市住宅发展的主流。人性化的现代高科技越来越多的应用到高层住宅中,让置业者可以亲身感受高科技带来的高品质便捷生活;同时出于中国传统人居住情结的尊重,越来越多的高层社区在打造内部自然环境的同时,也更加注重共享空间的营造,让新型的邻里交融空间得以成型——那就是私密与共享兼而有之的新院落主义社区空间。或许这正是符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即是开放的包容的又是私人的亲密的。现代人的幸运就是在于可以选择把“高度”保留一辈子,永远站得高,望得远,视野开阔,心胸宽广,同时可以把大自然的清新空气和风景都收纳于属于自我的方寸天地之间。

       关于住宅,已经不能用好和坏来形容,只能用适合不适合来形容。所以对于置业者而言,选择什么样的住宅仅仅是个取舍问题,也是个生活习惯的问题。喜欢爬楼梯的爬楼梯,喜欢坐电梯的坐电梯;喜欢东家长西家短的就选多层大院子,喜欢绝对私人空间的就选垂直上下的电梯公寓。而高层住宅的价格也并非都高不可攀,普通置业者可以权衡自己的经济实力,选择合适自己的高层住宅,应了一句老话,只选对的,不选贵的。只要活得开心惬意,又何尝不能拥有“神仙般的日子”?

来源:居周刊

 

版权所有:建筑设计与装饰学院-建筑文化网 苏ICP备11021512号 技术支持:零点工作室
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学苑路26号 邮编:22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