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生活居住空间趋势

未来生活居住空间趋势

 

 

新三代同堂:东方家庭观念与现代生活方式的完美结合

谈话是从人口老龄化问题开始的。随着生活水平和医疗保健水平的提高,中国紧步日本等发达国家之后,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在上海不会看不到白发浪潮对这座城市的冲击。查了有关数据:2007上海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总数已经达到275.62万人,占总人口的20.1%大大高于全国人口老龄化平均7%的水平。但同时发现,大陆房地产开发目前还没有针对日趋庞大的老年族群,特别是其中具有中高收入的老年人做出适当反应,即使在经济最发达、老龄化最严重的上海也不例外。

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DP):“根据联合国的统计数字表明,人均GDP3000美元的时候,住房条件处于解困期,政府给你一个公房,基本的住的空间就行了。3000美元以后,就开始买房了,商品房出现。当人均GDP达到8000美元以上的时候,白领成为社会主流,都市化生活成为必然,居住多元化趋势将日益凸显。以上海为例,2008年人均GDP已突破10000美元,照目前发展速度,2012年后将达到15000美元。按东方人的习惯,'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届时,重视家庭的人群,势必出现'新三代同堂'的选择。相比较老的三代同堂,新三代同堂超越了祖孙三代同堂居住的传统模式,过去的三代同堂大多因经济实力不足而被迫同堂,未来的三代同堂,则是老少夫妇之间保持相对独立的大概念意义上的同堂。”

大陆计划生育政策推理,一胎化在城镇推行近30年,随着人口成长率的逐年降低,户均人数不断减少,家庭户数的增加远较人口缓慢递增为快,这一趋势,无疑代表传统家庭结构面临转型。家庭结构的转变,导致两代夫妇之间在休闲娱乐、起居时间、居住私密要求、藏物观念等思想行为各个方面出现差异。为求同存异,满足两代夫妇既避免同堂居住又便于随时照应沟通亲情的需求,一定会促使住宅开发设计理念发生下列变化,比如,一家三代既有同住一户同一大门出入的,也有同住一户不同出入口的,还有同一楼层不同户的;父母与已婚子女的居住关系可以是上下楼层关系,邻栋关系,也可以是同小区关系或邻近小区关系。

列举了新三代同堂的一些具体特征:“在居住格局与空间规划上,父母居住之处,房间较少(约二间),但客厅、餐厅的面积要大,主要是因为子女们希望可以经常回家与父母团聚,甚至每天在这里搭伙蹭饭吃,充分享受大家庭之其乐融融;至于第二代子女的居所,客厅、餐厅的面积不用大,但卧室至少要二间以上,以便于育婴。当然,未来各种类型的'同堂'形式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发展,如老人的居室应当有与子女和社区医疗卫生机构联动的紧急按纽,扶梯、保安等配套服务都要加强,等等。总而言之,新三代同堂堪称为老少咸宜的居住选择,它应是东方传统家庭观念与现代生活方式的完美结合。”

柔性居住空间:从以人为本到以女人为本

上海以风水而言是临东海,长江及黄浦江大海大江河的地方,适合以女性为中心的地方。他对女性购屋的需求和选择习惯有了更多的了解。

“我发现,一家人在看房买房时,往往购买权是先生,但决定权在太太,女主人是否满意乃最后成交的关键。一套住宅,某一两个空间的设计特别讨女主人的欢心,她就会央求丈夫:这里或那里'人家好喜欢嘛!赶快买下来好不好。'所以说,开发商的规划不能只是中性的,或只考虑男人的需求,而应更多地照顾女性心理。”

 “研究证明,未来社会人口结构的另一项变迁是,女性及女性老年人对房屋功能将有更强烈的柔性化的需求。现代教育的模式使计算机结束了许多体力工作,大批女性由昔日弱者变成新的职场强手,即使到了老年,在智慧再贡献的前提下,其工作生涯也远未终结,其房屋消费能力丝毫不亚于男性,甚至更强。国外投资大师、《风险资本主义者》一书作者罗杰斯(Jim Rogers)曾经断言:'显而易见,未来女性人口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角色地位将更为重要。'因此,精致的女性建筑规划和柔性的居住空间设计,也将成为未来房地产市场不容忽视的一大主流。”

 那么,所谓柔性居住空间到底体现在哪些方面呢?就是站在女人的角度来指导一批小区的开发建设,从"以人为本" 上升到"以女人为本" 。他说,居家过日子,女性自有女性独特的想法。比如,她们最爱逛街购物,衣服买得再多,总觉得没有合适的衣服可穿,这样,她住的房子就应当离商业闹市不远,还必须有足够多的挂衣服、放东西的储藏空间。再比如,她们一般都很看重家里的厨房、卫生间是否漂亮实用,若门外有个较大一点的露天阳台,除了晾衣服,主要是能够和先生或贴心女伴在此浪漫地品茶、聊天、赏月,那她们就会毫不犹豫地将这套房子买下。此外,女性对建筑外表及室内色彩、小区环境和配套设施等许多细节都较男人更为敏感,未来楼盘开发,尤其是开发全装修的楼盘,特别需要注意女性的心理因素。现在,日本和台湾的柔性规划建筑,都已有不少成功范例,且造成一定轰动效应,大陆房地产开发可很好地借鉴。

无根的都市"游牧"族:""热未来房产租赁市场

当今白领阶层已进入新享乐时代,其标志之一就是只租房买不到房。据统计,目前上海每年大约有300万左右的租房大军,其中月收入10000元以上的白领占20%,约60万人。论经济实力,买房对他们来说是个问题,然而他们只好每月花三-四千元到外面租房。

大陆改革开放,城市化发展是其必然,现在和未来的都市白领追求时尚,有着全新的居住观念。同样生活在空间有限的都市丛林,中国人不可能像日本人那样愿意终生在一家公司服务到退休,他们喜欢不停地变换工作,从而成为无根的都市游牧族,也就是大陆人所说的"飘一族" 。对他们而言,住房只租不买,原因很简单,房子买得再好,也只能长期住一个地方,但租房就不同了,今天住浦东,明天住浦西,只要肯花钱,上班方便,看得上眼的房子哪都可以住,既新鲜又刺激。

“从另一方面看,随着城乡均衡发展,交通日益便捷,平时住在大都市的中产阶级将于双休日远离城市,追求青山绿水的近郊自然环境。未来还有一种情形,一批工作在城里的人喜欢在市郊买房,由于住家离工作地点较远,这批白领平日会居住在职场附近,租间房子以工作之便为主。到了周末,再回到郊县的居所与家人团聚,此可称之为'一家两府,游走城乡',这样,市中心区域及郊区的房屋租赁需求都将激增。”

“由于城市的土地资源越来越珍贵,对于发展商来说,若房地产只作为买卖的商品,则获取赢利只有一次机会,若势头不好,还有可能赔本,所以必须重估自身资产的利用价值。”

面对与日俱增的都市游牧族和未来租赁市场的快速成长,有眼光的发展商在买入土地后,应留下部分地块开发专供租赁的商品房。如此一来,既可平衡全部支出的成本,又能不断增加利润,从而充分发挥土地资源的效益。

创业打造个性空间:未来生活据点大扩张

“未来,企业之经营形态将从集团式步入智团式的新时代,由现在的把人拢在一起的有型场所,变为把人的智慧拢在一起的无形空间。

进入智团时代最明显的特征,便是个人创业风潮的产生。由于许多行业所需资源是热点,所需资金又不大,以致许多学有专精者为积极拓展自我,实现个人理想,都兴起创业的念头。在这股创业风潮下,将有几类行业特别兴盛:如室内设计、美术创作、广告创意、摄影等个人创作性的工作室,或是咖啡馆、花坊等小型零售服务业,还有IT业软件工程师、财务规划分析师等专业行当。

未来社会,上述行业及个人小公司的增加,将使在家办公成为这类行业的主流。因此,适合居家办公,为几类专业人士量身定做的个性化小单位住宅开发将受到重视和青睐。比如,有的人喜欢住仓库一般简单明了的房,有的人则必须住在摆满各式计算机的家里,搞音乐的客户需要一个练琴房,定制了四合院的客户希望他的院子里有葡萄架、海棠树、养鱼池……所有的愿望都可以由开发商一对一地专门设计建造。”

“未来时代的发展,将使人们工作和劳动时间趋于减少,随之而来的是休闲及夜生活时间的增加,从而形成二十四小时消费型社会。在此趋势下,人们的生活据点将大大扩张,房地产开发还将派生细分为以下新的市场:

----聚集于都市娱乐活动的商圈地产,适于度假、旅游的休闲别墅和观光旅馆蓬勃兴起;

----人口老龄化加剧,社会福利及保障事业改善,为老年人、残疾人设计开发兴建的生活空间将倍受重视;

----人们对健康的追求引领时尚,经久不衰,健康俱乐部、健康餐厅等场所将蔚为大观。

 

版权所有:建筑设计与装饰学院-建筑文化网 苏ICP备11021512号 技术支持:零点工作室
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学苑路26号 邮编:22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