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建成/反建筑史
“未建成”这一概念由矶崎新于2001年在东京个人建筑展上首次提出,并在同时出版的《未建成/反建筑史》一书中进行了深入阐述,他认为“反建筑史才是真正的建筑史”。
在矶崎新看来,建筑是社会性的行为,建筑也是生长的过程。这一过程包含在从建筑思想到建筑实践的各个环节之中,体现出建筑师对于建筑的不同思考。“未建成”建筑是由于种种现实原因或技术原因未能实现的建筑构想。
在青岛雕塑艺术馆展出的“未建成”建筑展内容主要有已有模型、电气的迷宫、新制作的模型三大部分,展出形式为建筑作品模型、平面效果图以及DVD放映。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矶崎新大师的重要代表作《电气的迷宫》将在这次展览中一展神秘的面容。这件巨大的装置艺术作品表达了大师对未来城市及城市中哲学、美学的思考。
建筑有时间性,而构想是没有时间性的,它会长久地保留于思想的空间,成为一种消解时间界限的建筑史。阅读这部建筑史可以更深刻地了解建筑与社会的对应关系,也是了解现实建筑的有益参照。因此,在展览中,矶崎新特意选择了部分已建成与“未建成”项目同时展出,以作为一种“未建成”与“建成”之间转化关系的揭示。
这种“未建成”的意义,就在于有着社会责任感、先锋意识的先行者的思考轨迹。走近这位充满哲学气息的老人,对于我们思考和讨论中国当下的建筑状态以及中国人对于建筑这一表现公共属性、思想属性与历史属性的独特艺术所在,显然有着现实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