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希腊的圣地与庙宇

 

古代希腊的圣地与庙宇

 

古希腊的庙宇算的上是最普遍而且为人所知的希腊公共建筑,地点通常建在海湾岗阜之上、山林水泽之滨,但神庙的功能和现今的教堂不同。

古希腊圣地是指民间举行崇拜守护神仪式和各种庆典活动的场所。

在古希腊氏族前期,圣地与庙宇多用作祖先崇拜;而在希腊后期,圣地和庙宇多用来进行守护神崇拜,比如雅典娜女神,太阳神阿波罗等。

 

庙宇形制的演进:

首先、神庙最初建造的庙宇只有一间圣堂;

继承以后为了保护墙面免受雨淋,在外加建了一圈棚子,形成柱廊;

随着神庙以砖木结构转向石材结构,柱廊的形式即固定了下来,至公元前6世纪定型为围廊式。

围廊式庙宇的最高艺术成就,在守护神和自然神的圣地里获得。

 

建筑特点与构造:

古希腊庙宇建筑的祭坛通常就直接设在神庙后方的户外。神庙就像个储藏室一样,放置著许多和求神问卜有关的宝物还有例如雕像、头盔和武器这些的祈愿物(votive offering)。而神庙内的房间内殿(cella)则主要当作保险库或是储藏库,通常沿着列柱排列。

其他希腊人使用的建筑结构包括圆顶和圆形建筑,例如位于德尔斐供奉雅典娜的泰奥多勒斯圆形建筑(Tholos of Theodorus)山门(propylon)则构成了神殿的出口(目前保存最完善的例子在雅典卫城);喷泉屋是妇女在他们的花瓶装水的地方。

大部分的庙宇建筑物都是矩形的,并且用石灰岩或是凝灰岩建造的。这类的石材在希腊相当丰富,会先被切成大石块并且稍做修饰。大理石在希腊是相当昂贵的建材:高品质的大理石必须从阿提卡的潘提里山(Pentelicus)或一些岛屿例如帕洛斯(Paros)取得,而运送这些大石块并不容易。大部分的大理石都用做雕塑装饰,不会用来建筑,除非是在古典时期的伟大建筑,像是提农神庙

古希腊建筑群体追求同自然环境想协调,它不求平整对称,乐于顺应和利用各种复杂的地形,构成活泼多变的建筑景色,而由庙宇统率全局,往往在圣地的道路上,第一眼就能看到庙宇的最佳角度,并同时呈现它的长度、高度和宽度。

 

阿波罗圣地(公元前5世纪)

德尔菲的阿波罗圣地位于一个狭窄幽深而陡峭的山下陡坡上,宽度不足140米,两侧是250-300米高的壁立的悬崖,前面横过一道很深的河谷,环境极其险峻。圣地里修建了曲折的道路,沿路布置了许多小小的祭品库之类的建筑物,组成一幅幅富有变化的、然而各个完整的画面,以高台上的阿波罗庙居于主导地位,庙后是个半圆形剧场。景观非常奇险壮丽,能给人强烈的震撼。

 

版权所有:建筑设计与装饰学院-建筑文化网 苏ICP备11021512号 技术支持:零点工作室
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学苑路26号 邮编:22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