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兰教建筑
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创建于7世纪初,唐代由西亚传入中国。
伊斯兰教因为教义和仪典的要求,建筑与佛、道两教不同。一般所建寺院称为“清真寺”或“礼拜寺”,在寺中建有召唤信徒用的“邦克楼”或“光塔”,还有供膜拜者净身的浴室。大殿内没有造像,仅设朝向圣地麦加供参拜的神龛。建筑装饰纹样只有《古兰经》经文和植物、几何形图案。
早期的礼拜寺受外来影响很大,如广州的杯圣寺、元代重建的泉州清净寺。这些建筑上有如下外来特征:高耸的光塔、葱头形的尖拱门和半球形的穹隆结构。建筑较晚的清真寺,除了神龛和装饰题材外,所有建筑的结构和外观都采用中国的建筑形式。如,西安化觉巷的清真寺和北京牛街清真寺。
在少数民族聚集地,基本保持本民族的特点,没有跟随汉族地区的中国化而改变。
